第704章 晋江文学城



    第一位嘉宾登场之后, 成功地预热了红毯现场,引发了一大片影迷尖叫和欢呼。

    媒体记者们密密麻麻坐在红毯两侧,接连不断地摁下快门, 呼唤着影星的名字。

    直播间里,DK姑娘们翘首以盼:“开始了开始了!哥哥们什么时候登场?”

    接下来的女明星争芳斗艳, 惊艳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众所周知, 女嘉宾们的晚礼服是红地毯的最大看点。

    简直是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血腥现场。

    不过,与奥斯卡相比,欧洲三大电影节还算是较为委婉的。

    上半场,有两支华人团队走上红毯,内地两位当红演员都是备受关注的青年新人, 电影虽然没有拿到入围, 但却是展映单元获得好评的作品。

    颁奖典礼仍然是老规矩,重量级明星们会在下半场出现。

    最好的走红毯时段在仪式结束前的二十分钟左右。

    而上半场的好处就在于, 大牌没有那么密集,时间比较充裕, 媒体记者们也比较闲散。

    内地两支剧组主创选择在上半场走红毯, 能为团队和演员在红毯上争取更多的逗留时长,吸引更多的媒体拍摄。

    而明星们的出场顺序,也都是有讲究的,这就和公司公关直接挂钩了。

    封凛这两天就一直在与官方确认沟通,私底下也想办法交换了信息,必须要确定自家艺人出场前后的名单。

    比如, 在某位国际巨星之后出场, 就会出现冷场黯淡的情况,很难被国际媒体关注。

    如果不巧,赶上在巨星之前出场, 也很容易被压缩现场采访和拍照的时间。

    这些都要能避则避。

    不仅是电影节如此,音乐盛典红毯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还会考虑到明星们的人际关系,比如,有过绯闻或离婚的两位明星,肯定不会同一时间出现。

    说起参加走红毯的嘉宾,主要就是作品入围竞赛的主创团队,另外就是电影节的组委会,评审团成员。

    理论上来讲,以上这些才是电影节官方邀请的嘉宾。

    另外,有一部分明星,则是靠品牌商赞助走红毯,每年的国际红毯秀场,都不缺品牌邀请的艺人。

    比如,前年的戛纳电影节,顾劲臣没有参赛作品,也曾身为国际品牌代言人,被大阵仗邀请参加开幕式。

    还有一部分所谓的明星,被国内网友笑称“毯星”,则是纯粹地靠公司砸钱。

    在电影节期间,拿着作品到当地,租赁电影节场地,完成展映仪式,再邀请国际媒体采访、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然后再通过强大的公关与金钱沟通,就能让主创明星走上电影节红地毯。

    这属于一整套的商业宣传。

    砸钱增大电影的关注度,好处就是“卖片”,增加合作机会,然后在国内宣传一波,造成一个“国际关注”的假象,事实上这些行为与电影节官方根本没有多大关系。

    今晚就有一波国内主创团队自掏腰包这么干,在红毯仪式上半时段登场,但没有国际媒体关注,因为并不是官方入围作品。

    其实在每一年的国际电影节都有类似的电影团队这么做。

    甚至有品牌商明码标价,专门给明星安排这一整套的宣传行程——

    明星走红毯为品牌宣传,比如包包或时装,还要给品牌商支付巨额宣传费,然后品牌商以赞助的名义与电影节合作,这一套流程在戛纳电影节最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