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助投山



        这一天,几人又聚在一起,袁朗首先说道:“要不咱们加入梁山吧!我打听过了,梁山军在籍的士兵可都能分到田地,有了田地,也就有了根。这一点人家梁山比咱们做得好,咱们楚军打了这么多年,还都是一穷二白,真是失败。”

        酆泰嘬舌道:“个个都有田地?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良田?”

        李助笑道:“杀富济贫而已。现在各地都是贪官污吏伙同富豪乡绅相互勾结,任何一家土豪都能挤出来千儿八百亩地。听说兖州孔家居然把兖州的良田占据了七成,最后都被梁山全部给收了回来。想想吧,就这一家,足够梁山吃饱了!谢谢狗大户真是无法无天!咱们不造他们的反,还等什么?”

        几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对乡绅们的贪得无厌感觉真是大开眼界。可惜楚国在时,根本就没有关注这种情况,也就更没有什么分田措施了。这就是没有文臣辅弼的后遗症,治理民心是个系统的工程,造反者往往需要很久才能摸索出这个道理。

        大明朝的李自成早期动辄拥兵几十万,可惜总是被官军一战击溃,直到他遇见李岩,简简单单的一句“均田免赋”就帮助他立下了根基,又编纂歌谣:“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简简单单的几招就彻底让李自成的军队脱胎换骨,一举成了流寇中的霸主。

        几人把梁山的施政举措拿出来和王庆相比,最后都慢慢的沉默了。

        凡事最怕比较,若果说以前几人还隐隐有些自傲的话,现在对梁山再无轻视。人家能有今天的成绩,果然不是幸运。

        酆泰也说道:“军师,该做个决断了!咱们这么不上不下的,不但士兵们心里没底,恐怕人家梁山也会小看咱们,咱们谨慎的有点过头了。”

        李助看了一圈,然后说道:“那就决定了!明天咱们一块拜见武大寨主,要投靠,就办的漂漂亮亮的。过了今日,咱们就只有一个身份了,梁山人!”

        果然,第二天,几人找上门齐刷刷的跪拜下去,武大高兴的差点仰天大笑。又有英雄入我彀中矣!

        既然几人这么干脆利落,武大便拉着他们说道:“咱们梁山的士兵人人有田。就近的几个州府闲田已经没有那么多了。我计划把咱们新加入的兄弟的田地都分在兖州,那里有大批的土地,足以安排咱们两万兄弟。”

        “几位兄弟也正好可以随军到兖州好好休整一番,然后整编军队,争取早日恢复战斗力。”

        “李先生安顿好弟兄们以后也来军机堂助我一臂之力。袁将军和杜将军皆有帅才,日后大战,还要辛苦几位。”

        几人听了,都放下了心,武大没有剥夺几人的兵权,李助更是任职中枢,足以保证几人的利益。对于这个安排已经很满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