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未雨绸缪-第3/6页
所以,梁山依旧不会是童贯急需消灭的敌人。得出了这个结论,武大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十几万精锐,压力太大了!
与此同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东平府,看着眼前招兵的军营,毫不犹豫的走了进去。
负责招兵的小军官漫不经心的问道:“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那年轻人不加思索道:“我叫明人杰,两浙路人氏,因为在东京经商,结果蚀了老本,只好流落江湖,闻听梁山招兵买马,特来奔个前程,小人也曾练过拳脚兵器,自信能出人头地!”
军官顿时上心了,眼前的年轻人气度不凡,风姿不俗,显然是个人物,武大自己便尊重人才,梁山上行下效,全部都养成了提携人才的习惯。军官大笔一挥,交代道:“好好干!梁山不埋没任何一个人才!”
叫明人杰的年轻人顿时露出了一脸的阳光笑容,大部走进军营。
梁山!我方杰来了!
收到了方腊的传书,方杰立刻便脱离了自己的军队,一路直奔梁山,父亲便是他的指路明灯,对于父亲的谋划,他万分的赞同,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完成,而且最后的受益者就是自己,不是吗?
樊落阳经过辛勤赶路,这才赶到东平府,十分疲劳,加之天色已晚,武大慰劳其辛苦,连忙摆好酒局请他饮酒解乏。
樊落阳对武大的印象很好,这得益于武大当初为了邀请他,不惜纡尊降贵,亲自下场,而且不惜丢面子耍无赖这才把樊落阳给请出山,这对于一个臣子来说,算是最大的认可了。文人都吃这一套,君不见,一出三顾茅庐美名流传千古,哪个文人不是梦想着能够遇见自己的明君,然后来个君臣际遇,续一曲三顾频繁天下计,渭水河边老臣贤的美好传说?
而且,武大也确确实实的尊重文臣,这在所有的造反反王里都是独一份,樊落阳自然诚心愿意效力。
看见武大摆酒宴客,樊落阳落落大方道:“还是主公知我,一路上只顾着骑马跑路了,委屈了肚皮。”
有人主动活跃气氛,武大自然乐意捧哏,于是笑呵呵的把他让入席,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酒说道:“浊酒一杯,迎接先生。切满饮此酒,洗洗风尘。”
樊落阳哈哈大笑道:“主公的酒是一定要喝的,主公把我按在济南府的位置上,便一去不复返,我一个文弱书生找谁喝酒?找花和尚?我还怕他酒品不好耍酒疯咋办?”
二人说笑了几句,这才慢慢的冲淡了陌生感,说到底他们两个总共也没有在一块多长时间,武大就急匆匆的返回东平府,把樊落阳丢在了济南府主持政务。已经算是足够心大的了,自从走后,任由樊落阳主政,便再也不加干涉。除了有鲁智深修罗济南府外,人事任免,政令发布,樊落阳真的做到了一言而决,毫无掣肘。
对于樊落阳来说,算是足够对他放权了。文人就喜欢这样的格调,士为知己者死嘛。
武大笑眯眯说道:“先生你也执政这么长时间了,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替代你的?说实话,很想把先生放在身边,早晚请教。人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