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县衙小衙役



适值大宋徽宗年间,朝政经过连年倾轧,官场**,民不聊生。皇帝任用奸佞,蔡京、童贯、高俅等六贼个个飞黄腾达,民怨沸腾。

        武大郎正一身皂服,行走在清河县街头,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茶馆、酒楼、赌坊,忍不住叹气。

        小胖子陈三元同样穿着衙差服色,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吃得津津有味,听见武大叹息,忍不住问道:

        “大郎有何心事?”

        武大郎自然不能说再过几年,眼前的繁华都会化为乌有,而自己居然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武大郎,被人戴上绿帽,最惨的是死在自家老婆手里,窝囊透顶。

        觉醒记忆的武大郎懵逼了,清河县、弟弟武二郎、父母双亡、身材矮小,所有的标签都清晰的说明了一个结果——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武大郎。

        于是乎,武大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赚钱补身体,养家,然后运作进了衙门,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衙差,武大却打听的清楚,有可能运作进朝廷六扇门,那里有高深的武功,不但能补足自己身体的亏空,还可以有自保之力,乱世到来,没有武功,有多悲催?

        小胖子陈三元是捕头陈泰独子,武大自然不会放过结交的机会,凭着自小厮混市井的钻营劲头,不几天,小胖子就把武大引为知己。

        二人搭帮巡街,说说笑笑,十分快活。

        这天,武大刚刚走进衙门,就发现衙门气氛紧张,个个讳莫如深。

        小胖子看见武大,挤了过来,小声说道:

        “京城来人了!好像是贡品出事了,咱们有大活了!”

        果然,没有一会儿,陈泰就陪着几个气质迥异的便装汉子走了过来。

        陈泰言简意赅道:

        “这几位是京城来的大人,身负皇命,都参拜吧!”

        众衙役老老实实的行礼参拜,衙门厮混,察言观色很重要,众人看这架势,早就一个个变得老实本分,唯恐惹祸上身。

        一个贵公子样的官员走出来,大声说到:

        “这一次非比寻常,我还是把话说道明处,运河上江南的贡船被袭击,贡品丢失,贼人已经四处逃走,清河县也不有可能是逃走的方向,你们需要配合我们,封锁县城,盘查过往人流,该怎么办,大家好好掂量掂量,看看阴奉阳违能不能过关,小心你们项上人头!”

        衙役们都听的战战兢兢,这家伙说话太吓人了!

        武大缩在人堆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根本就不是出人头地的时候。

        那官员讲完,便有陈泰发布任务,武大等衙役负责暗查大街小巷的动静,其余的不用衙役负责。

        这安排还是相当靠谱,可能很是了解底层的详情,这些衙役确实不可能承担更重的职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武大一如往常,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很明显,人家未必会来清河,对于官府的这几个官员,秉性一点也不了解,谁知道不是有命立功,没命受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