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奉顺十五年,新春佳节将来临,宫里该翻新的翻新,每一处宫门都换上了崭新的红灯笼。

        阴霾笼罩的天色,午门前的两盏红灯笼发出诡异的红光。

        参加朝会的臣子们捂着袖口揣在胸前,脖子缩在毛领里,能不说话就不说,生怕冷风冻哑了嗓子。

        “哎哟。”

        突然,一人捂着额头叫出声,“什么东西!”

        明显受惊不小的嗓音把四方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灰白的迷雾中,一双粉红绣鞋摇摇摆摆晃荡着。

        迷雾渐渐散去些,金灿灿的天光刺破迷障,离得近的,就能看清绣鞋全貌,以及穿着绣鞋的,已经僵硬成木棍子的绣鞋主人。

        “竟竟自缢在此处,难不成是为了告御状?”有人悄声猜测。

        “告御状该敲登闻鼓,吊在这儿算什么?晦气!”也有人嫌恶地错开眼。

        “诸位怎得聚于午门前,朝会可马上要开始了。”

        苍老却暗含威严的一道声音横穿人群,是林旬友,跟他一同出现的,还有秦青和温善文。

        围成一团嚷嚷争执的官员霎时安静,不约而同地让出一条道来。

        同时,有人出声解释道,

        “林相国请看,此女竟自缢于午门外,我与几位同僚恐其有冤情要诉,才未离开。”

        林旬友与秦青皆抬头望去。

        待观及女子毫无生机的脸时,心头大震,面面相觑,皆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浓浓疑惑。

        不过眼下,他们要做的都只有一件事——

        将此女自缢午门的事捂住,放到暗处解决。

        可是,他们忘了一个人。

        温善文。

        等反应过来,温善文早已走到了吊死女人的尸体旁,从她握成拳的手里抽出一封写于白绢上的血书:

        妾司徒氏,施恩大人,故挟恩相报,占其妾室位,不胜欣喜;后遇天子,受其青眼,而心有所属,亦生七分气节,誓死不事二主。奈,天子有权柄,臣属无余地,清白身月下失,隔日启眸,已入金屋银榻,流言蜚语过耳,嗤笑指点不绝。妾身如浮萍无根,无所依,唯一死,自证清白于世人尔。

        叙述清楚,字字珠玑,在场皆是饱学之士,都能看懂血书之意,天子以权压人,夺臣子妾,令其羞愤而死。

        温善文当即气得两撇八字胡高竖,看完血书的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列好了问罪天子的辞藻。

        昏君做浑事,左右不过是把一块烂布往污水里一浸,让没用处的东西变得更不堪入目,可当今成帝是昏君吗?

        不是,他是明君,虽不足彪炳千秋,但也受得起后世香火的明君,这样一个无瑕君主,突然被曝出强夺□□,还闹出了人命,对他的威信,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