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亲爹也跟着母亲一块走了,淮安这下算是举目无亲了,天天窝在改制好的郡主府里,任谁递帖子都不应,就连成帝下旨赐婚的未婚夫成端都被挡在了大门外。

        直到秋去冬来,瘦了整整一大圈的淮安郡主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也有了第一个踏进郡主府大门的人——成端。

        一月余过去,变化的不仅仅是淮安,还有曾经无所事事只顾啃老的靖国公嫡次子,二人两相对望,淮安首先移开了视线,指了指坐凳道,

        “劳成二公子来一趟,坐吧。”

        比之敢指着他鼻子骂的从前,淮安明显拉开了与他的距离,有意为之。

        成端知道她意欲何为,但退婚,

        想都别想!

        所以明知这是鸿门宴,成端还是来了,三伯父自请调任松阳县令,鸿胪寺便缺了人,左右不是什么要紧的官职,成帝便大手一挥,让这官位落到了他头上。

        总归是要做郡马的人,再是绣花枕头,也得镀一层看得过去的金子不是,如今兵权不再一分为二,成帝对靖国公府这些将门世家也算暂时放下了一点戒心。

        不然,也不会松口应了这门亲事。

        成端坐下,从胸口拿出一本崭新的黄历推到淮安面前,“郡主看看,明年的良辰吉日我都让母亲圈了一遍,想挑哪天都成。”

        他说着话,面上带笑,藏在桌下的左手却紧张地蜷了起来,甚至发抖。

        也是不出他所料,淮安连眼风都没有扫到黄历,素净的脸上没有一点即将嫁为人妻的紧张或欣喜,惟有无尽的冷淡,

        “不用看了,过几日我会求见皇上,请他撤了这桩婚事。”

        “淮安姐姐是不想与我成婚吗?”心口的苦涩蔓延到了成端的喉头,他没有侠肝义胆,也不敢欺君罔上,之所以敢在匈奴人面前应下这桩婚事。

        是因为,

        他喜欢淮安,喜欢很久了,也藏了很久了。

        但淮安不知道,只以为他是被圣旨困住了手脚,曾经溧阳城最张狂的少年郎和女儿家,终究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换做从前要让他们如此心平气和地坐在一张桌子上,简直天方夜谭。

        想不想与成端结为良缘

        淮安的心是漂浮不定的,婚姻于她而言可能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她只是想守在母亲留给自己的郡主府里而已,

        “倘若婚后你能搬入郡主府住,那”

        “你是在为难这个?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不过是搬个家罢了。”

        已经是极大的为难了,成端却想也没想地就点了头,速度之快,淮安都没反应过来就见他一溜地窜到了自己身边,翻开了黄历,

        “好了,现在可以选日子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