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政工人员-第2/3页





    直到某人确定周围没事了,才拉着赭文和与三论大师,一起商议出兵凉山之事。

    赭师兄可没见过三论大师,于是很诧异的问道,“大师,你是信佛之人,与凉彝之地的毕摩,历来是水火不容,怎么也参与了进来,难不曾还有什么说法么?”

    三论大师很随和,只见双手合什,一脸笑眯眯的说,“无量天尊,施主此言差矣,如今连儒、释、道三教,都成了一家人,何况毕摩不过是一地之教,与我佛又岂会水火不容,要知道凉山之地,也不少的佛寺与道观”。

    “哦,也对,宗教的问题,还得宗教来解决,有道理”。

    赭文和虽然没去过凉彝之地,但是也略有所闻,据说在大凉山等地,连西方传入的教堂都有,何况是佛道之类,看来在此地发动群众时,确实不能忽视这一点。

    听到大和尚口诵“无量天尊”,差点没让刘司令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和尚不是该唱“无量寿佛”么,他却也不敢责怪金轮法王,只好偷偷的看了赭师兄一眼,还好,这厮还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

    因为赭师兄正陶醉于300万吨钢铁的憧憬之中,对于宗教一事没有任何兴趣,当他认真的看完电报后,对于尹昌衡的看法,也有些不以为然。

    这厮边使眼色边建议道,“亦诚老弟,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啊”。

    刘郧顺手将出兵的详细计划,递给了赭文和,很坦然的笑道,“我等出兵大凉山,不是为了抢地盘,而是为了绥靖地方,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嗯,也是为了避免因钢铁厂一事,与当地百姓出现大规模冲突”。

    赭文和也为之一动,有些讶然的问道,“亦诚老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建钢铁厂、修铁路,其实与尹老总当凉山专员、安抚地方并无根本冲突,而是相辅相成?”

    “妙啊,此计甚妙,对抗战而言,真是一举三得”。

    刘郧却懒得听这些屁话,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盯着赭师兄的眼睛问道,“文和兄,小弟这就报南京政府,请蒋公任命你为凉山铁路专员,主管城都到越嶲铁路的修建问题”。

    “嗯,施工队伍也筹备好了,队长之职由李汉斯担任”。

    赭文和不由一愣,难以置信的看着刘司令,有些苦笑的问道,“我可是老红军了,从1927年开始就参加了革命,在蒋委座的黑名单上,怕是早挂了号了,何况还有一千政工人员,南京那些人就这么放心?”

    刘司令却不以为然,指着赭师兄哈哈大笑,“文和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校长可是大人物,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老人家又岂会与你一般见识”。

    “何况基层的民政问题,南京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应感谢你们才是”。

    说者无心,却听者有意,赭文和顿时浑身一震,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半响,他才艰难的抬起头,有些尴尬的问道,“亦诚老弟,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我自认为行事,还算缜密,应该不会出任何纰漏才对,唉,希望其他同志,不要误会才好”。

    现在有三论大师护驾,也不怕被人偷听了去。

    刘郧拍了拍老革命的肩头,及时安慰道,“我既是校长的学生,刘郧刘亦诚,也是李胜德的学生,刘郧刘卫民,你说我是什么时候知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

    “卫国卫民,卫民计划?竟然是你”。

    赭文和也傻了眼,“卫民计划”,他也是刚刚才接延安方面的通报,里面信息也是掐头去尾,只让他好好配合川西建设,为卫民计划添砖加瓦,正想回电问清楚怎么回事。

    直到现在经刘郧一解释,赭文和这才恍然大悟,将前因后果一一核对后,哪里还不知个中的蹊跷。

    这厮略略的有些试探的问道,“延安让我配合卫民计划,而你就是刘卫民,那么我以后,就得喊你一声首长了”。

    刘郧却微微的摆了手,很低调的解释道,“你可以喊我一声同志,那是因为在抗击日寇、振兴中华上,是我们的共同志向,而你也可以喊我一声长官,是因为在明面上,你我都是南京政府的下属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