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断箫(下)
顾颉秋寻到那野酸枣处,站在地上够着树枝,摘了一手,也不管酸涩干苦,胡乱吃了几个,差点噎了半死。
他俯身到溪里捧水喝,正好低头见溪水边的浅沙里有一截竹枝似的东西莹莹发光。
“咦,这是什么东西?”顾颉秋好奇心起,伸手拔起,放在霞光中细细辨认。
原来是一把断了一截的碧玉萧,这玉箫倒插在溪沙里,颜色与水草相差无几,若不是靠近细看,真是谁也发现不了。
此处荒山野林,亘古少有人烟,怎么会有一把玉箫落在这山溪里?
这半截玉箫又不知躺在这溪里多少年月,如果不是恰好被顾颉秋发现,不知还要在这里躺多久。
顾颉秋把那玉箫在衣服上擦了擦,细细端详。
这玉箫玉质沉碧,通透无杂质,幽光内敛,肃然温润,箫身更有阴刻的精细花纹,若非拿在手中,难以察觉。
顾颉秋心想:“落霞山可没有这么好的玉石,即便有,山民俭朴,就算连林大林二那么有钱的人家,也不会这么奢侈用来雕玉箫--
“这漫山遍野要找几根竹子,还不轻而易举--这玉箫自然不会是山民所有,更不会是他们打猎所遗了。
“我听人说,这落霞山的风水极好,以前镇上有个到京城里当官的,就偷偷把他母亲葬在了山上,莫非这玉箫就是……”
他一边细细打量着玉箫,一边胡乱猜测玉箫来历,自然无从所得。
说也奇怪,那玉箫拿在手中,发出一阵幽凉,竟然十分熟悉,顾颉秋不自觉就把玉箫放到嘴边,下意识吹了吹。
那玉箫断了半截,当然发不出声音。
“这么好的玉箫却断了半截,真是可惜……看这玉箫的断口平滑齐整,似是利器所削,也不知道是这利器锋利,还是雕刻这玉箫的玉器质量上乘,这断口竟然一丝裂纹也没有,当真奇怪。”
顾颉秋不无惋惜地想,转念又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玉箫虽然断了一截,但拿到镇上大概也能换几个铜板罢……哈,不想我顾颉秋还有几分横财命呀……”
当下便把那玉箫收入怀里,又喝了几口水,便起身回去。
说起来,世间事就是这么奇妙,若他再迟走片刻,定然能看到从玉簪溪中一块石头后,被冲出来的白毛毛的一团。
过了玉簪溪,再走上两三里路,穿过一片矮树林,杂草中隐藏着一条小径。
沿着那小径,走七八里路,越过几个小山头,慢慢道路变宽,地面也铺了些石块。
然后在半山腰中的树梢上,就现出一片青瓦灰檐来,正是林家庄的所在。
传说五百多年前,林氏先人曾在前朝宫廷里当过侍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