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完了,又用力过猛了(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追读)!



  虽然对科室而言,多加椅子肯定不会构成经济上的负担。

  只是交班室就这么大,不可能放得下这么多把椅子。

  就好像,沙市八医院的工作正常运转,需要这么多人,但是正式的职工,其实占比并不多。

  之所以交班室里站着的都是实习护士而没有实习医生,是因为现在是十月份,大部分的实习医生都已经全心全力地准备全国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了。

  交班之中,严骇涵再次强调了规培医生要努力工作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之类的。

  交班结束后,严骇涵久违地竟然亲自要带领查房。

  这距离上次他带人查房,才过了不到三天时间。而按照医院的规定,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查房,只需要一周一次即可。

  不过,严骇涵作为带组的主任,什么时候想来查房,这是他的自由,其他时候都要求不来。

  蔡东凡的床位,从25床开始,一直到36床。

  周成管的是25-28、+9。

  杜严军负责的则是29-33,+10。

  张正权则是管34-36、+11、+12!

  这样的分配,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只有正床满了之后,病人才会安排到加床上去。

  杜严军有五张正床,1张加床,共六张床位,而科室里的病人一般不会多到需要加床加满的地步。即便如此,杜严军的病人还是会比周成与张正权多。

  周成比颇为喜欢偷懒的张正权而言要靠谱得多,因此周成拥有四张正床,1张加床,张正权则是有两张加床。

  首先要查的是周成的25-28,三个病人都是术后病人,因此只需要看看伤口,再看一下复查的X线结果以及炎症指标等即可。

  手术都做完了,查房的工作量,就不蛮大了。

  因此,周成很快地就把三个床位的病人的病史及检查结果都汇报上去。

  蔡东凡说:“嗯,都是常规术后的病人,没什么特殊的,我们主要集中看新病人吧。”

  罗云就对病人进行转述:“你们的手术都做得蛮好,现在就只要慢慢等着看护,自己注意保护好伤口不要沾水,避免感染就可以了啊。”

  说完,一行人再次走向杜严军的29床。

  杜严军马上赶紧汇报:“这个病人外伤导致的股骨上段骨折的新病人,昨天刚入院,已经做了X线和CT。”

  “目前诊断明确,等着排手术。”

  这是杜严军自己总结的一套汇报方式,上报重点内容,上级关心的也是重点。

  一个病人的重点内容,就是诊断这些,至于外科病人的病史这些、无关紧要的检查结果,那是你管床医生要在病历里面体现的。上级医师也不需要你来给他们教怎么写病历。

  杜严军把病人的检查结果就递给了蔡东凡和罗云,蔡东凡直接看CT,罗云则是看X线。

  不过,蔡东凡看的速度,比罗云要快很多,他看完了片子后,神色稍稍一收,就把CT的结果,递给了周成和张正权。

  问:“周成、张正权,虽然这个病人不归你们管,你们也来看看这个病人,看看能不能看出来点什么。”

  CT的检查结果有很多张,所以张正权和周成就一个人分了一张过去。

  周成只是稍微扫了一眼,然后马上把CT的片子对准着病房里的白炽灯,仔细阅读了有半分钟左右,便嘀咕道:“这个可能要请个会诊啊。”

  听到周成这么一讲,杜严军的眼皮立刻一跳。

  不是吧?周成哥,这个病人这么明显的骨折,你要请谁会诊?你去请骨一科会诊么?

  请骨一科会诊,不是骨一科的老师骂死我,就是我老师骂死我,就算你觉得我是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至于这么害我吧?

  而因为周成的话,让张正权感觉慌得一批。

  作为骨科的住院医师,看骨折还是能看得出来的,骨折线明显,周围软组织有水肿,诊断明明比较明确的啊。

  还请什么会诊?

  可周成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这么说,他就继续仔细找了起来,不然自己要是太菜了的话,什么捷径也走不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