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布



  跟阎老师说了声之后,小卫就赶紧离开了,要去到处看看,给自己的眼睛来个马杀鸡。

  刚才来的时候没注意,现在一路过来,发现好多地方都在搞捐助,有些人就是抱着一些衣服、被褥往居委会那边送。

  其实前世小卫那个年纪的人,  绝大部分都没有过穿旧衣服的经历,但是在这时候,旧衣服还真算是好东西。

  就说前几天去崔桂梅家的时候,她大嫂家3岁的娃娃就是光着屁股满院子跑,这在现在是非常普遍的事。

  布料珍贵,有一部分是因为产量的问题,还有就是为了出口赚外汇,  棉布算是现在出口的一个大头。

  其实还有粮食也是出口的大项,这也许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事。

  之前说过大豆出口,  其实不光是大豆,还有就是大米,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粮食,主要是因为大米贵,按照国际粮食价格,大米大约是小麦的两倍。

  当然了,只要有多余的,也不挑,都会往外面卖。

  就说去年吧,总共出口了两百多万吨的粮食,其中大米就占了三分之一。

  不过这事不是小卫能够过问的,就先不说这个问题了,还是说布。

  因为棉花值钱,而且又不涉及生存的问题,所以这两年对于棉花的派购很严格。

  在自由市场上,管理最严的就是粮食,这主要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嘛,  但正是因为粮食这东西关乎人命,  定量又确实少,所以很多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是大规模的出售,问题也不大。

  其次就是棉织品,这也是为什么贾东旭三哥抓的原因,这东西是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

  所以尽管现在的定量比之后几年要好些,但很多人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是城里人,衣服上有两个补丁也正常,要是农村人,不少五六岁的小孩还光着身乱跑了。

  一是布料确实挺贵,二呢,小孩子太皮,在大人看来夏天给他们穿衣服太浪费。

  就是农村的大人,不少干活时就一个大裤衩和一件背心,男女都这样,就是因为怕把衣服弄坏了。

  至于鞋,平时干活都是不穿或者穿草鞋,  布鞋重大节日才舍得穿,  至于胶底鞋,很多农民都没见过。

  所以,现在一件完整的衣服,在哪都是宝贝,甚至是可以卖钱的,这可不是胡说,小卫就见过一位落魄的遗老把自己的大褂给当了。

  别说是整件的衣服了,就是一些碎布头,也能做鞋垫鞋底不是,所以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会有一个包袱,里面藏着很多碎布头,就是留着做鞋用的?

  说到纳鞋底,小卫没见婶儿做过,他们家这时候怎么也相当于后世年入百万的家庭吧,而且婶子工作也挺忙。

  但是四合院有贾张氏啊,不光是他,一大妈他们平时也基本都是鞋底不离手的。

  小卫还特意观察过她们是怎么纳鞋底的,就是先把布头平铺起来,把碎布头一层层的往上铺,然后用浆糊给粘上,接着晾干,这一步叫作打袼褙。

  等晒干之后就是一块方方正正比较硬的布块,然后再用事先准备好的模具,裁剪成鞋底的样子。

  纳鞋底就是把三四层这样的布块缝合到一起,一周圈再缝上一根布条。

  这是件很费劲的活,想想吧,把一二十层布叠在一起,你拿根针去戳试试,能累死你。

  当然,也有专门的工具,锥子,用它先戳一个小孔然后再穿针,但是一个鞋底得缝多少针啊,都是密密麻麻的针脚。

  还有的人纳鞋底时,为了节省布料,只是外侧两层用的是袼褙,中间会填充一些玉米秆或者包谷壳,然后缝制在一起。

  所以不要小瞧这个时代的旧衣服旧被褥,都是好东西。

  还是那句话,不能以四合院的住户来衡量这个年代,能在京都落脚的人,已经算是金字塔顶尖的那批。

  小卫前世很多电视剧里面双职工的家庭养不起三四个娃娃的,基本都是扯淡,除了最困难的那几年,再往后,也许吃的不能像小卫前世那样丰富,但是养活几个孩子是绝对没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