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巴西安汉陈家人-第3/4页
陈寿道:“是啊,就是这个理。所以儿不用拿军刀,也可以为国效力。”
陈父道:“好吧,决定好明日出去工作了吗?”
陈寿道:“是的,刚才母亲也在,我说了明日就明日。只是,还不知道去哪儿工作,父亲有没有推荐?”
陈父想了想,道:“进屋说话。”于是二人回了前堂。
陈寿把军刀挂在原处后,便坐在父亲旁边,陈父道:“同郡人谯周,也是你的先生。他现在在成都为官,受到皇帝的赏识,你去成都找你先生如何。”
陈寿听后有些慌了,道:“我完成学业后已经好几年没见过谯先生了。虽然后来我去成都旅行,也只是见了几个好友,没见到先生呢。他现在可是朝廷官员,不知道看不看得上我。”
陈父道:“你也太不自信了,你先生曾经夸你学业不错,怎么会看不上你呢。再说你要坐官,就要去成都,留在县里你也不乐意对吧。这样,我给你写一份介绍信,你拿着信去找你先生。”
陈父欲写信,陈寿道:“父亲,写介绍信,这能管用吗?”
正是此时,有人敲门,陈寿便去开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邮人送来书信。
陈父拿到一看,上面写着谯家邀请他儿子陈寿来成都参加谯宅宴会。
陈父阅后大喜,道:“儿啊,你看看,这是谯家的信,说机会机会就来了!”
陈寿接过书信,阅后感到不可思议,道:“这也太神奇了,都几年了先生还记得我。这书信一到,看来我是不去成都也不行了。”
陈父站起来,道:“既然是先生主动找你,那我就不写介绍信了,你整理一下,明日出发。现在家里没几个钱,我去卖点粮食,给你做路费。”
见他欲走,陈寿站起来将他拦下,道:“父亲,别去卖呢,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再说现在每年都在打仗,随时都可能征粮。家里还有母亲和二位侄子要养,粮食要留着自己用,千万别卖。”
陈父疑惑,道:“那你的路费怎么办?”
陈寿道:“父亲忘了,我写得一手好字,我可以一路卖字到成都。你放心,儿子福大命大,不会饿死的。”
陈父感慨片刻,道:“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为难你了。那好,我相信你。”
陈寿道:“谢谢父亲!”
之后,陈寿走到后堂,监督二位侄子陈符、陈莅读《论语》。
此时陈符、陈莅读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陈寿离家之前最后一次监督二侄读书了。
到了第二天。陈家前堂。
陈寿就要离家去往成都,此时陈父、陈母,二位侄子都有点舍不得他。
陈寿看着众人,道:“父亲、母亲,我有预感,谯先生会给我带来好运的。就像我小时候,父亲请大师算命,大师说我和我哥一短一长,一忧一喜,一暗一明。我哥已经不在了,所以好运就会落到我身上。父亲,你在家好好养病,一定要保重自己。”
陈父道:“我身体没问题,不需要你操心,只要你努力,我就放心。”
陈寿点了点头,道:“母亲,你也要保重,二位侄子就拜托你了,要让二人好好读书,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陈母道:“老二,你尽管去吧,做你应该做的事,母亲会好好照顾二位孙儿的。”
陈寿摸着陈符、陈莅的头,道:“长信、叔度,熟读《论语》之后要能背诵,叔父下次回来要检查你二人功课。”
陈符、陈莅皆道:“侄儿明白了。”
陈寿看着众人道:“等有一天我得志了,就把父母大人还有二位侄儿接到成都生活,让二位侄儿到成都的学校读书。”
陈父连连点头,道:“你的心意,家人都明白,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一步一步来。”
陈母道:“以前谯先生夸奖你,说你是他学生中功课做得最好的,你去成都之后一定要保持以前的那种精神面貌,这样谯先生才会继续喜欢你。”
陈寿道:“父母大人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等话说得差不多后,陈寿即离开了家。
当陈寿已经远去了,陈父一人还站在家门口,他为何不进去,因为他认为这次儿子出行并不简单。毕竟以前他给儿子介绍郡县工作,可陈寿不愿意去,而现在是谯先生主动邀请,或许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或许陈寿能留在成都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