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规模养鸡(二)-第2/3页





        就这么多事情,很简单,就是要一直照看,不能疏忽。

        晚上气温低些,就增加了一个开水瓶。

        这个工作有林峰指导,李秀英跟婆婆两个人实施。

        现在12月份了,地里也没什么活儿了,麦子已经出了,天冷也不用除草。

        等到第19天的时候,林峰示范了一下,让李秀英把所有的鸡蛋大头朝上摆,箱子里面也不用再加热了,还得各两个小时打开透一下气。

        因为这时候小鸡已经成活了,自身有热量,过热的话会变成死蛋的。

        到第20天晚上的时候,就听到有啄壳的声音了,并伴随细弱的叫声。

        这个过程要持续一段时间,等小鸡把壳子都啄破自己钻出来,

        可千万别帮它剥壳,好心办坏事。把所有的鸡蛋分散到草笸箩里,不久后,它们就会陆续破壳了。

        大概有4个小时,所有的小鸡都出来了,112个种蛋除了79只小鸡仔,70的成活率。

        这么简陋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那些没出的蛋是不能要了,已经坏了。

        小鸡第一个星期还是要加温的,不过已经不像孵蛋那么要求高了,喂料这些不是第一次,家里人都会,不用操心。

        林峰还特地跑去乡政府向王长业报喜,王长业得知消息很是高兴,鼓励他继续用心,并表示等小鸡开始产蛋的时候来他家考察一下。

        原来42只鸡杂屋还能养,现在120只了,必须得开辟新的场地了。

        晚上回来,林国华叫上老大老三到老爷子家开了个会商量了一下。

        商店开了3个多月了,利润有两百多块钱,晚上林峰让老爸跟两个叔叔打个招呼,借的钱到过年的时候再还他们。

        然后先把家里攒的砖头用起来,盖两间大些的鸡室,要规模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说干就干,砖头是自家存着的,木头找村里人买,只要买两根特别粗的做大梁,四根中号的两边做屋架,然后到隔壁队在买点毛竹做桁条,屋顶还是盖麦秸的,家里有,只要把人工算上就成。

        砌墙的老大算一个,其他人做小工,队里再找三个人来帮忙。

        门窗不用复杂,连带整个屋架老三负责。

        屋顶得专门找人,没手艺的可干不来,盖好的顶要禁得起风吹雨打,不漏不散才行。

        虽然不是正屋,毕竟不是小棚子,老爷子还是坚持选了个黄道吉日破土动工。

        在场院的西侧跟老大家接壤的地方,南北走势盖两间,每间7米进深,8米开间。

        但是门是开在北边靠边墙这,朝着场院,北山墙离住屋还有5米。

        也幸好门口场院到河边距离不小,不然还避不开这么大距离,太近了味道不好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