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大秦改革三-第2/2页



  “不知这大秦研究院为谁所掌?”

  “名义上只有陛下能指挥大秦研究院;但是那家伙,从来就没有来过。”

  扶苏心里也是有气。

  在大秦研究院做出成果之后,那老父亲就把大秦研究院归于自己的名下,下了一道圣旨,其他人等无权干涉大秦研究院的所有事物。

  虽然知道这是为了自己好,但是扶苏每每想起,但是槽点满满。

  既然你都已经收了大秦研究院,那你倒是走一趟呀!

  反正从大秦研究院成立至今,始皇就从来没有踏足过一步。

  有时候,扶苏还需要亲自编纂奏折,言说大秦研究院的研发成果。

  “看来陛下对于扶苏公子很是信任!”

  “呵,是吗?”

  扶苏笑了一声,也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有些事情他人不知,自己也不需要详说。

  “到了。”

  走到一处来往人员相对稀少的研究部门前,扶苏回头环顾身后的众人说道:“接下来就是大秦将要全面对百姓开放的研究,我不管你们是否真心归顺大秦,只要承担大秦改革的重任,就希望你们不要辜负百姓的期待。”

  在研究人员推开一扇大门后,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处跟现代社会电器商城有些相像的硕大空间。

  一些生活上的电器三三两两堆在一起。

  其中有一些贴着商标的现代电器,也有大秦研究院仿制而来的成品;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在后半部分中的电脑,手机更是有着绝大部份的数量。

  “这些事物太过超前,我可以等大秦百姓慢慢接受后再大力推广。你们的任务就是对大秦疆域进行城镇化建设,然后再以现代科技,吸引百姓进入城镇生活。”

  在另一扇大门后,由钢筋水泥进行砌筑的住房一改古代民居的脏乱差,整洁舒适的宜居场所,让众人一度认为是人间仙境。

  现代社会的城镇化,才是文明进步的最大标志;从学校,医疗,及生活保障上,以最小的代价赋予百姓最大的幸福感。

  若是想要真正改革大秦,其一就是学校的普及;但是学校的普及在封建时代,才是最难的事情。

  有些地方地广人稀,往往需要走上不少距离,才能遇到一户人家。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设置学校的设立多寡完全就是天大的难事。

  唯有吸引百姓集合城镇而居,只要在城镇之中设立学校,才是最为便捷的事情。

  至于这些现代科技产品,也是为了吸引百姓的方法之一。方便简洁的生活,是每个普通人追求的生活。

  并且,现代科技产品的推广,也是敛百姓之财的方式之一。只有收支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才能不会因为财政的断裂而造成改革的中断。

  “接下来就是任务的分配;周瑜,陆逊你们带着研究院的土建研究人员由咸阳城开始改造民居。”

  “这,在下领命。”

  因为不知道扶苏说的是什么东西,周瑜和陆逊踌躇了一小会,这才执手领命。

  “放心,对于大秦的改造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相应的蓝图,你们只需要进行统筹安排即可。”

  “至于这个,便是你们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的器物。”

  从物架上拿起一个巴掌大小的物件,扶苏解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