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情貌美老板娘与清贫端方小县令(四)-第2/3页
小伙计听得是目瞪口呆,半晌才讷讷问道:“姓周的在书院里居然这么有声望,这群人愿意来就算了,居然还真的听信他的一面之辞。”
“未必全信吧。”你盯着大堂里陆续落座的众人,为他解惑,“周氏在此扎根多年,也算是本地大族,更别提周家老爷早年间对青毫书院多有资助。这群人所谓的文会也是由周五郎牵头发起,大家能给他几分薄面也不奇怪。”
“不说别的,姓周的那边光嘴就那么多张,还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那位先生能应付过来吗?”小伙计忧心忡忡,自然而然地将他归为自己人。
“我原本还担心周五郎要出什么昏招,眼下看来他却是要自讨苦吃了。”你饶有兴致地欣赏下面的众生相,心里暗暗猜测那位打算何时登场。
小伙计挠了挠头,带着疑虑继续观望形势。
楼下有人疑惑发问:“我们来了也有一会儿,怎不见酒家娘子?”
问话的人一看就是平日潜心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这样的人占大多数。不过也有几个互相对视,眼神交流间透露出几分明了以及要看热闹的意思。
“看来胭娘今日是打定主意不露面了。”周五郎突然扬声高喊,惹得众人都停止交谈,全都望向他。
周五郎在这么多人注视下也没有退却之意,反而冷笑着放话:“胭娘你也不必出面,叫那位出来,我们倒要好叫他知道不是什么货色都配打着青毫书院的旗号。”
学子中不少人已经察觉到气氛十分怪异,暗暗皱起了眉头。
“周兄说的到底是何人?怎会找到酒肆来。”有古板的学子等得不耐烦了,深觉自己跟这经常逃学的同窗出来真是浪费时间,于是不太客气地发问,一副要走的架势。
书院里到底还是潜心修学的人占大多数,闻言附和的人也不少。周五郎见迟迟没有人出面,也有些着急,继续喊话:“怎么敢做不敢当,是男子汉大丈夫就给我出来!”
你看他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暗暗摇头。周家根基深厚,周家老爷也颇有谋断,怎偏生出这么个不成气候的儿子?
这会儿周五郎的喊话声几乎压不住众人的嗡嗡议论声了,终于有人耐心尽失,不愿再陪这小少爷胡闹,也不顾会拂了他的面子,直接道:“周兄,我还要温书,就先告辞了。”
既然有人带头离开,其他人也或委婉或强硬地提出要走,更有那硬脾气的直接一甩袖子重重哼一声就走了。
到最后,周五郎身边只剩下寥寥几个平日里交好的同窗,有的是与周家交好,有的是有意攀附周家。
你看到现在,只觉得看了活生生一场闹剧。
直到这时,那位先生方才出场,正赶上周五郎不愿罢休又无力回天,将走未走的时刻。
“先生这是兵不血刃啊。”小伙计一脸佩服,感慨道。
而楼下大堂里,周五郎第一次正式见着了让自己咬牙切齿的元凶,简直是火冒三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