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第3/4页



        且他们毕竟是护卫,一趟护卫的钱,也不过十两银而已,十多个护卫,卢父光是付给护卫的钱就超过百两,更别说路上吃喝拉撒、各种税和入城费、过路费等等。

        卢家虽然赚的是大头,但是一年算下来,挣得也没大家想的那么多。

        现在他们不用冒任何风险,只是种了一亩地,就收获了九十两?(三十两?)这样的高收入,是他们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人人看着卢父,就如同在看财神。

        对卢家的红薯地,更是看的更为紧要。

        他们都知道,这红薯地虽然不是他们家的,但是跟着卢父有肉吃,有银钱。

        卢父不是个自私的性子,土豆如此赚钱,卢父居然分了这么多给他们。

        要知道,这些土豆种子,可全都是卢家的!

        黄花村的人也是看着高地上这些人的收入,眼馋不已,可是望着数百护卫,没有人敢打高地上这些人的主意。

        尤其是赵太守听说红薯藤被薅之后,叫衙门派了十个护卫来守着,日夜巡逻,更是派兵叫茶亭镇附近的盗匪清缴的一干二净,就怕这些红薯再招了害。

        数百护卫队,护送十几车土豆回潭州的事,一路上被无数百姓看到。

        那骡车上堆得都快堆不下,车辙将路面压出深深辙印的‘红薯’,给沿路百姓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红薯’:“那红薯真亩产千斤!”

        “我嫁到黄花村的女儿都说了,官府记按粮种价收的哩!”

        “要得!要得!亩产千斤呢!”

        “要是种了这红薯,今年灾荒就不怕了呢!”

        “官府收这么多红薯种,肯定不是自家种,肯定要卖的,赶紧去问问价格撒!我那闺女说,黄花村的外乡人,就是种了两分地,都分了好几十两银呢!”

        哪怕最是贫苦的人家,都想去买些‘红薯’回来种。

        “可是这东西咋种啊?”

        百姓一般很少去衙门找官府,他们有事都会去当地的三老和里正。

        一时间各地三老和里正家里都挤满了打听消息的人。

        茶亭镇里正和三老家也不例外,他们因为次日就去了现场看黄花村高地挖土豆,可以说是获得第一手消息的人,得知的消息比任何人都准确,都确切。

        在他们纷纷给予肯定回答后,茶亭镇的百姓都惊呆了。

        里正道:“现在土豆都被官府收购了,我明天就去潭州城打听,是什么章程,哪些人要买的,赶紧回去通知乡里亲朋,报个数来,我好心里有个数!”

        从潭州城到茶亭镇靠潭东潭南方向,因为岑农官常去黄花村,消息是最灵通的,潭州以西和潭州以北,因为山多,消息要滞涩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