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萧条金陵,王敏砌词否误国!



        1940年,中原省丰登。杨广一袭紫袍,看着黄河泛滥之后满目疮痍的大地,眼神锐利而冷漠。

        三年前,瀛洲于燕都生衅,国战爆发!

        其后敌军气势如虹,三年时间已有半数国土沦陷,亡国之危迫在眉睫。

        虽有仁人志志各方奔走,无数军人喋血杀场,却也难敌瀛洲兵锋。

        山河破碎,生灵号哭,人或为鱼鳖!

        为迟滞敌军,政府掘黄河而拒之!

        三省黄泛区,几成瀛洲机械化部队数年难越的天堑。

        然黄河决堤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灾民,死伤者无法统计。经济损失无可估量,政府威信遭受重创,虽然当局公信力也不强!。

        这个时期有别于其他朝代,前朝覆灭,却无新朝取而代之。

        百年间西洋人靠着先进科技轰开国门,亿兆华夏人的脊梁骨也被轰碎。

        百年,国殇!史册记载了大庆王朝对外的软弱和无能,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满目皆是割地,赔款。

        对内则是徭役无度,苛捐杂税巧立名目,再加上灾货频仍,官吏索求无度,各种叛乱和起义从未停歇过。

        一个儒家文人曾经说过:王朝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

        乍听有一些道理,但其言大谬,王朝之衰亡,不能用一句其亡也忽也来概括。

        王朝末期,虽免不了大灾降临。但究其原因不过是统治者的政令皆为一纸空文,官吏无心治理地方,民众抵抗风险的能力降到冰点。

        一遇荒年,活路断绝。

        民众财货赋税所供养的上位者歌舞升平,浑然不顾民众是否有饥寒交迫的窘境。

        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金陵,这个街道和空气中泛着血腥气的古都,又有了些许人气!

        昔日六朝古都,今朝断壁残垣!

        衙上军警密布,行人稀少,再无十里秦淮

        (本章未完,请翻页)

        游人织,烟花江南才子聚的盛景!

        一座低调奢华的别墅中,戴眼镜的王敏站在二楼阳台,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道紫色身影出现在他的身边,陪着他静静的看着日出!

        王敏先是一惊,而后苦笑。能不惊动守卫出现在自己身边,必然是高人。

        他若真的打算诛杀自己,那便是命该如此!

        等到太阳升起,紫衣人不看王民,悠悠的说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你所做的,恐怕史书不会有好话予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