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年的风落九幽



        西装男子还是郑重的记下了茶楼美妇的话语,上前接过那幅关于孙策的画卷,迈着沉重的脚步下楼而去,几次回头想继续询问些问题,只是对上茶楼美妇那双空灵的双眼,满嘴的疑惑压在腹中,沉默的远去。

        茶楼美妇唐雨燕挪动身形又一次回到茶座上,指尖轻弹一茶杯,发出“叮咚”之音,拿起茶壶倾斜一角度,水流如线流入另一瓶盖大小的茶杯中,美妇两指夹起茶杯,目光盯着上面翻滚的一抹新绿嫩芽轻轻抿了一口。

        茶楼美女沉吟片刻发出一声轻叹:“果然是洞庭之水,难道真的是映照洞庭湖畔,是岳阳市吗?”茶楼美女自言自语中,双眸亮起走向窗台遥望远处秦淮河,笑容顿生。

        岳阳市平江县福寿山,一个身穿初中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吃力的爬山,这会儿太阳高照,天气潮热,这个学生居然背着书包来爬山,看书包的份量,里面装的应该是书本类,不知学生怎么想的,负重而行。

        由于这里是景区,来往的车辆游人很多,许多都是组团来的,单独一人的很少,也就这个初中学生单独一人,哦,还没买票,混进去的。

        学生混在景区像猴子一样乱串,很快就走到景区的特定路线外,这里人烟稀少,大部分都是景区工作人员,学生穿过一片灌木来到一处无人区,此处阴凉,山地处有一裂缝,学生轻车熟路般坐在裂缝处,惬意的感受着下面吹上来的凉风,一脸享受。

        学生坐在地缝旁,把背后的书包放下,打开书包,里面都是厚厚的书籍,都是初三的各种课本和复习资料,书本上还有姓名,也就是学生的姓名叫窦寇。

        学生这个姓氏很少见,名字起的也是绕口,听起来就很难听,学生窦寇从课本中拿抽一本破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书籍已经泛黄,看名字是一篇手札,游记署名为窦天平,也就是学生爷爷的名字,这居然是他爷爷的一篇手札。

        这篇游记是整理老宅时发现的,关于他爷爷窦天平的事情,他父亲忌讳莫深,据说是出了远门就再也没回来,窦寇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他爷爷长什么样,连张照片都没有,据说窦寇的爷爷窦天平极度厌恶照相,不想留一点影像在世间。

        爷爷的突然离去,打乱了家里的生活节奏,那时窦寇的父亲和叔伯几次去寻找都毫无头绪,至于窦寇的奶奶,自窦天平离去后就变的沉默寡言,似有许多心事,无论家人怎么问,也不搭理。

        这份手札是窦寇发现的,曾偷偷打开看过,里面都是关于宝岛台湾那里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支地脉,许多曲线他大部分看不懂,犹如天书,尔后里面还有些儒家学说,涉及心学理学,乃至儒家观人术窦寇同样看不懂。

        这份如天书般的手札窦寇本打算卖掉,按他理解这里面的东西应该有价值,还特意上网查下,哪知居然找不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这下窦寇也不敢轻易卖了,留在手中,其中有几篇图纸窦寇很感兴趣。

        图纸也属于手札一部分,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点和曲线,窦寇很聪明能看出这属于地形图,况且手札上有标识,先天地脉录。

        上面有几处红点格外醒目,比如说山西上兰某村落,窦寇根本没听过,能让窦寇感兴趣的就是其中一个点在岳阳市平江县福寿山处,那里同样标注一个点,呈朱红色,旁边有一注释,“千年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