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手雷



  ,潜行者

  第二天下午。

  桥本骑兵中队驻地。

  这里原本是华盛电器厂。

  民国25年,华盛研制成功500千伏安、2300伏、每分钟500转的交流三相发电机,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功率最大的交流发电机。

  现如今正值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巅峰期。

  每年10%以上的工业经济增长率引起了世界瞩目。

  要知道,英国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率。

  然而,战争摧毁了一切。

  在枪口刺刀下,人人都如同待宰的羔羊。

  淞沪会战爆发后,包括技术人员在内,华盛电器厂整体搬迁去了重庆。

  上海沦陷后,这里成了桥本骑兵中队的驻地。

  据此大约五十米,是始建于元代的著名“大庙”——真如寺。

  那条无名小河就在寺庙附近。

  此时,120名战俘正在打扫马圈。

  因为还下着雨,宪兵并没有就近监视,全都远远的站在屋檐下避雨。

  在他们看来,这些上了脚镣的战俘,根本没机会逃走。

  中尉刘全福一边干活,一边对一名中士低声说道:“传下去,脚镣打开后,全都往甜水里跑,那边有人接应我们……”

  一个传一个,命令很快传了下去。

  在此之前,只有同一间牢房的战俘知道这件事。

  骑兵中队的本田伍长走了过来,看了看这些默不作声的战俘,操着生硬的国语说道:“嗳,你们两个、过来!”

  被点名的是准尉和那个腿部受伤的二等兵。

  二等兵小侯今年只有十七岁,以前是一名勤务兵。

  两人跟着本田伍长,来到一栋二层小楼楼前。

  这里是华盛电器厂办公楼,现在成了桥本骑兵中队队部。

  楼下也有一间马圈,里面是一匹接近深褐色的战马。

  这是中队长桥本的坐骑,属于极为罕见的纯种大宛良驹。

  桥本十分爱惜此马,专门搭建马圈单独饲养。

  马圈地势较低,经过一场大雨的浸泡,附近泥泞不堪。

  在本田伍长的喝令下,准尉和小侯用手推车运来沙子垫平低洼地带。

  过了一会,本田伍长手捂着腹部,皱起了眉头。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两名日本兵。

  其中一人问道:“本田君,怎么了?”

  “肚子不舒服。”

  本田伍长解下子弹带,连同步枪一并交给同伴,快步朝队部走去。

  队部一楼有带抽水马桶的卫生间。

  子弹带里的零碎也不少,加在一起至少有十几斤重。

  现在又不是在战场上,当然没必要带着碍手碍脚的武器装备。

  日本兵随手把子弹带搭在马圈的栅栏上。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监视着正在干活的战俘。

  准尉推着独轮车,小侯在一旁帮忙。

  小侯没留神脚下踩空,身体失去了平衡,先是撞到了栅栏,还没等站稳,脚下一滑,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弄得满身都是泥水。

  目睹小侯的狼狈相,两名日本兵哈哈大笑。

  他们谁都没注意,栅栏受到了震动,一颗手雷从子弹带里掉了出来。

  此时,本田伍长一脸轻松走了过来,见此情景也跟着笑了一会,拿起子弹带佩戴在身上,咋呼着喝道:“你们两个,不许偷懒,快一点!”

  准尉用力一推独轮车,一车沙子倒在栅栏下面。

  沙子刚好盖住了那颗97式手雷。

  眼见本田伍长并未发现子弹带里少了东西。

  准尉这才对小侯说道:“往这边站一站,别让人看出来!”

  小侯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准尉的意思,用身体挡住了日本兵的视线。

  准尉在沙子里摸索了一会,悄悄把手雷揣进了怀里。

  小侯低声说道:“要是被发现了……”

  准尉瞪了他一眼:“乌鸦嘴!”

  ……

  一小时后,雨势渐渐减弱。

  战俘牵着军马朝无名小河走去。

  桥本骑兵中队一共144人,战马总计134匹。

  军马可能一次性都带出来。

  万一发生突发状况,骑兵中队没有马可不成。

  所以,这次只带出来50匹军马。

  大雨过后,无名河水势湍急。

  军马全部被牵到河边,基本上是两名战俘洗刷一匹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