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说服勋戚



  这些小王爷们并不知道朱大福的真实身份,对于朱栋所言,他们虽也赞成,但与朱栋一样,只能当成希翼而已。

  他们的父皇即便再器重朱大福,但只要不是他们父皇的血脉,他们父皇也不能让朱大福当这个储君的。

  即便他们父皇愿意,  那其他王爷们,王公大臣,勋戚权贵,黎庶百姓也不会愿意。

  若他们父皇把皇位传于没有血脉传承的朱大福,那其他富有野心之人又怎能答应,定会生起歹心夺位的。

  到时候,天下是要出乱子的。

  几个小王爷沉默了片刻后,朱楩又道:“父皇此番不仅召回了我们,  还把蓝玉和允熥都召了回来,旨意应该是一同发出去的,他们两个用不了多久应该就回来了。”

  朱楩出言,朱大福诧异更甚。

  这位皇帝老爷子到底要干什么啊?

  这些王爷们宣召回来,是因为他们负责的宝钞兑换之事已经完成了,他们留在那里也没用了。

  可倭国那里的事情还远远没解决,有什么天大的事情非要把一文一武镇守的两员大将都喊回来。

  “你们就没听说到朝廷有什么大事要做的风声?”朱大福不甘心的又问了一句。

  这些王爷们说的清楚,他们回来后只见了朱元璋一面,还没来得及再去见他们的母妃呢,就直接寻到了他这里,又哪能知道朝廷要做什么大事。

  最关键的是,他们虽为皇子,但除年龄小之外,还都是庶子,这也是跟着朱大福才能去京外为朝廷做些事情,不然的话哪有像那些年长的哥哥们去外面建功立业的机会,早就被分藩到一不算贫寒子弟当猪一样养起来了。

  朱大福问题出口后,并未再等到回答,  便直接自言自语道:“罢了,  等今天晚上回去,我还是亲口问老吴吧?”

  朱大福不知道这个老吴是何人,这些小王爷们可都知道。

  询问当事人的确是要比询问他们清楚的多。

  更何况,朱允炆去询问还要比他们去询问更有希望得到答案。

  朱元璋出言后,几个小王爷还没回应,蒋瓛的声音便在外面响起起来。

  “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吴王。”

  蒋瓛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在外面颐指气使,谁见了不得给几分薄面,但朱大福的身份摆在那里,作为将来的皇帝,蒋瓛不管在外面如何,在朱大福面前总得规规矩矩的。

  听到蒋瓛的声音,几个小王爷顿时有些不痛快了。

  他们反感,畏惧蒋瓛,毕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经由于蒋瓛禀报到朱元璋那里的。

  因蒋瓛在朱大福面前一直客客气气的,且还帮了他不少忙,即便朱大福因从后世所了解的历史对锦衣卫不感冒,但对蒋瓛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当蒋瓛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的时候,  朱大福直接起身过去拉开了门,把蒋瓛迎了进来。

  蒋瓛对他客气,他也必须得对蒋瓛客气。

  不管怎么说,蒋瓛手掌锦衣卫。

  不说蒋瓛会什么时候给他使绊子,他或许是什么时候就用得着蒋瓛了。

  朱大福把蒋瓛请了进来,道:“蒋指挥使,快请进,吃了吗?要不再来吃点。”

  锦衣卫的这份差事哪有正常的饭点,每天不都是饿了抽时间垫吧点,有空了好好吃,没空也只能什么都不吃了。

  像这次,皇帝那里还等着他复命,他哪有时间吃,对朱大福的询问,笑着摆摆手,道:“臣不吃了,有勋戚堵在东暖阁外面请陛下惩戒二太孙,并赔偿他们的损失,陛下命吴王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些勋戚向来跋扈,知晓是朱允炆导致他们股票缩水,又哪能轻易放过。

  而这些勋戚虽说是他们公司的散股,说来是也与他有关的,让他去处理这些藩王的问题倒也算合理。

  不管朝廷最终怎么处理朱允炆,但总归不会再有导致这些勋戚股票缩水的罪名。

  不可否认,朱允炆的行为是影响到了公司的股票,但在他们购买之前已明确告诉他们了。

  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他们公司的股票虽出现了两次断崖式的下跌,但也有从中赚到钱的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