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朱元璋从上层敲定这个事情的时候,朱大福已经从下面开始着手开始准备了。

  到目前为止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越早准备越可早日让这个事情变成现实。

  对于有出海意向,且有能力出海的商贾朱大福手中早就已了名单,接下来便是要把他们召集在一块对海贸之事进行具体的商议了。

  朱大福先做的第一步便是给这些人发了请柬。

  把这些人召集在一块,能谈妥那就谈,谈不妥也绝对不会勉强。

  至于自己出海也绝不会有人阻拦,  毕竟海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会让你有一个深刻的教训的。

  制作好请柬,朱大福召了些家丁。

  这个事情他是以私人身份参与的,自不会遣护卫过去。

  若让护卫去送这些请柬反倒会变成是吴王的宴请了,身为王爷即便是鸿门宴,也不管那些商贾的生意做的多大,终究是不会拂了朱大福面子的。

  而朱大福需要的是能真心合作的伙伴,  并非看他面子的敷衍之人。

  毕竟只有真心合作的才会在这些事情上下功夫,  那些敷衍的得过且过不用全力又凭什么他们的生意中获取好处。

  把一沓请柬发于准备送信的家丁手中,  朱大福吩咐道:“送请柬的时候以庄园的名义去送,请柬送到就可以,不要提及吴王,更不要以势压人。”

  一切都凭自愿,绝不会加半分强迫。

  这些家丁平日里也常会在朱大福生意上跑跑腿,也都算机灵,朱大福简单一说便能了解个大概。

  “明白!”

  几个家丁齐齐应答,随后风风火火出门而去。

  这些商贾遍布江南各地,北方的商贾倒不是不知海贸的好处,只不过他们地理位置特殊,想要出海必须运货南下,而蛋糕就这么大一块,江南的商贾都不够分,又怎会让北方商贾横插一杠子。

  当然,当时机成熟也是可以直接从山东之地出货往北走,去倭国高丽等地的。

  当下海贸才刚刚起步,先把南方的海路走顺,再揍北方的也还来得及。

  不过,  即便都是江南各地的商贾,  在接到朱大福的请柬之后也得先行做些仔细考虑,甚至有可能还会与族中商议,之后再决定动身与否,再赶着也还是需要些时间的。

  因而,朱大福自请柬发出直接预留了五日时间。

  五日之后才将是海贸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次大会。

  当然,要不是说来参加这个大会的就一定能与他们达成最后的合作,达不成合作就算不上股东,自然就不能算作是股东大会了。

  不过,即便来的这些人将来达不成合作,朱大福身为海贸有限公司的策划者总得是像些样子。

  搞得太寒酸了,也会让人笑话的。

  在派出家丁后,朱大福便在庄园把容纳壮丁吃饭的大食堂收拾了出来。

  庄园除了日常耕种之后,需建设的地方很多。

  搞这些建设的时候,除了日常的工钱之外,还会提供一日三餐。

  另外,每隔些时日,庄园也会弄些吃食宴请庄园的男女老少的。

  当然,随着庄园壮丁的壮大,  这食堂已容纳不了庄园男女老少吃饭了,  没到此时也只能是让汉子们留下吃饭,  妇人和孩子只能打上饭回家去吃。

  呵,说的有些多,反正朱大福把宴请这些商贾之地就放在这里了。

  在他家宴请,那门口牌匾烫金的吴王府三字,在他们进门的时候便会带来压力,最后达成合作但明明是给他们赚钱的,反倒变成朱大福胁迫了。

  在酒楼宴请倒也可以,歇业上一天也能容纳下名单上的那些商贾了,但倘若达成合作,毕竟是股东,吃就吃吧,看倘若没达成合作,那岂不是亏了。

  与他们要显得朱大福小气了,不与他们要,朱大福还心疼呢。

  要知道,那酒楼一天营业额可是在数百两银子的。

  在庄园里面弄,稍微布置一下,再准备些酒菜不到一百两就全都打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