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咱的是失职



  吃完饭,他们便准备分道扬镳各自回去了。

  朱元璋要回宫,朱大福要去宝钞提举司,最终去的地方虽不一样但也算是顺路的。

  刚从酒馆出来还没走多远呢,便可见对面一条小巷子里的一户人家传来了孩子的啼哭声,妇人的呵斥声,还伴随有汉子的叫嚷声。

  另外,  好像还夹杂着些七嘴八舌的劝架之声。

  百姓的日子不就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家长里短吗?

  这突兀的声音虽与的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虽有相悖,但也不就正是生活中该有的样子吗?

  清官难断家务事,再说人家民不举官不究,人家也没报官。

  更重要的是,朱大福带朱元璋出来体察民情,也不过是围绕宝钞开展的,这些家庭琐事也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

  不过,汉子的声音倒是有些熟悉。

  被声音吸引他们略微停顿后,  刘宝当即道:“师父,这不就是砸我们是后面买米的那个吗?难不成没买到被媳妇打了?毕竟相识一场,我们得去瞧瞧。”

  瞧瞧?怕是去看热闹的吧?

  朱大福还没说话,刘宝已经冲着巷子里跑了。

  刘宝跑的是是快,但朱大福若不想过去,完全可以丢下他自己离开的,但谁让朱大福尽职尽责呢。

  当然,也不排除朱大福也有想去看热闹的想法。

  在刘宝往前跑的时候,朱大福已经紧随其后了,追在刘宝的屁股后面边跑边道:“等等...别摔着。”

  眼瞅着刘宝和朱大福都走了,负责保护朱大福的周海也只能是紧随朱大福而去。

  当只剩朱元璋和高良俊的时候,高良俊也只能出言,问道:“陛下,我们怎么办?”

  高良俊知道朱元璋对待朱大福的态度,自也知道朱大福虽没打招呼就跑,但朱元璋却不会丢弃朱大福直接就走的。

  高良俊也不能出主意跟着让朱元璋跟着朱大福一块过去,  也只能是出主意了。

  高良俊开了口,朱元璋想都没想,直接道:“还愣着作甚,跟紧吴王,可不能让吴王吃了亏。”

  朱大福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不过只是解决一个了家庭琐事,或许都不用他出面,哪能吃亏?

  不过,朱元璋既下了旨意,那高良俊照办就是。

  朱元璋身体要没有年轻时硬朗了,高良俊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朱大福刚离开后就直接跟上,依旧差了朱大福老远。

  在两人过去之后,朱大福几个已倚在门框上瞅了许久,也把院子里的混乱情况差不多看明白了。

  在朱元璋过来的时候,朱大福还直接做了解释。

  “老吴,你来了?我和你说,那孩子蹦蹦跳跳的到处乱跑,把刚刚熬好的粥给撞到地上了,  那妇人在斥责孩子,那汉子在斥责妇人没看好,反正就这样鸡飞狗跳的吵起来了,要不是邻里邻居跑来几个劝架的,怕还在演变的打一架的。”

  在朱元璋过来的时候,基本已经休战了。

  孩子拽着衣角挂着眼角挂着泪痕,眼睛却丢溜溜的乱瞟,,汉子蹲在地上怒火未消,一粒粒捡拾着洒在底上的粥,完整的那就放在碗里,实在捡不起来的那就连带着泥土直接塞在自己嘴里。

  邻家一群大婶儿一边劝说还在吧嗒吧嗒掉眼泪的妇人,一边帮着一遍遍清洗这些粥。

  若是生的,那捡起来一遍遍的淘洗就行。

  可现在都煮熟了,捡起来已是不易,根本就没办法清洗。

  说是清洗不过就是小心翼翼的过滤而已,用劲儿太大那些粥可就要随泥土流失掉了。

  所有人都集中在地上的粥上面,并没有注意到门口站着的人。

  而门口朱大福几个本事来看热闹的,看现在热闹虽已瞧到,但看着屋子里的这场景怎如此伤感呢?

  试问他们这些人,若碗里的粥洒在地上与泥土滚在一块,谁还会吃?

  朱元璋一向以节俭自诩,但如说还吃,那也是在年少时,现今他的饭菜虽简单,但与一般百姓比较起来那也真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