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微服私查



  “斩下倭寇头颅悬挂于城楼之上以示臣民百姓,官校士卒,激励男女老幼,官员兵丁共御倭寇。”

  他们私下斩杀了倭寇,知晓的不过是他们这些人。

  把头颅斩下示众,就可宣扬出去,让人知道他们要对倭寇出兵了。

  倭寇时不时登陆劫掠,大部分人对他们都恨之入骨。

  如此一来,民心也就被集聚起来了。

  另外,也可震慑住那些为倭寇提供消息谋生之人。

  “周骥深入敌营,卧底倭寇刺探军情先停尸在此,战事结束听候朝廷发落吧。”

  锦衣卫也是知道倭寇这个老巢的,自知晓周骥与倭寇勾结的。

  这消息指定早就送到朱元璋那里了,如何定性此事想必早就有所打算了。

  这也不是朱大福所能袒护的了的。

  他这样做也是为军心所虑。

  与倭寇的对战还没开始,堂堂江夏侯的公子就与倭寇勾结在了一起,兵丁心中怎么想?

  这个时候是需要万众一心,把所有人的心往一块拧。

  朱大福吩咐后,带着沐晟离开了院子。

  从院子出来避开了兵丁,朱大福这才有些愤愤道:“周德兴已贵为侯爵了,食君之禄享百姓供养,不思忠君之事,庇护百姓,竟只顾私利勾结倭寇,我若不是为军心考虑,真该把周骥的头也挂在城楼上示众,让天下百姓全都去唾弃他那卖国行径去。”

  沐晟一贯就看不上周家父子,现在周骥做出这种事情来,他反倒不怎么稀奇。

  只是对朱大福的做法颇为赞成,道:“王爷大度,能为大局所想臣身为感佩,不能为了一个周骥乱了军心,等战事结束周骥的罪行想怎么清算就怎么清算,现在他顶着勋戚子弟却也倭寇勾结,百姓军士心中很大情况会疑虑是否是大明将要不敌倭寇了,要不然都已经是勋戚子弟了怎还会去勾结倭寇。”

  下面兵丁多数是不知具体情况的,沐晟知晓情况还能与朱大福想到一块,这让朱大福很是欣慰。

  大有一副找到知己的感觉。

  沐晟若是不能认可他所想,虽依旧会执行他的命令,但心中有疑行动起来可就会大打折扣了。

  “对,你说的对,我就是有如此考虑。”

  知晓了朱大福身份,沐晟越能在朱大福身上寻到朱标的影子了。

  朱标表面宽仁谦恭,但也并非没有主见。

  碰到原则性的问题,任是谁都不会妥协。

  即便在朱元璋跟前,也决不会松懈的。

  “那接下来怎么办?”沐晟问道。

  朱大福一步一个脚印,每行动一步都是有计划的。

  “我准备先去巡检卫所微服瞧瞧情况,我麾下那五万大军训练有素,对付倭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任何事情都会存有变故,不知他们的实力就很难知该给他们身上放多少担子。”

  朱大福是靖海大将军,节制沿海钦差,本就有资格查验调度巡检沿海的兵马的。

  此事合情合理,也完全在他职责范围之内。

  “是应该去瞧瞧,巡检卫所有多少人只是一个数字,配备是否齐全,兵丁训练是否合标这都得具体看过才清楚,臣随你一同去。”

  沐晟知道了朱大福的身份,不知不觉已把称呼变了。

  外姓不封王,王爷几乎都是天潢贵胄,一般臣子在王爷面前本就该称臣的。

  对此朱大福也没多想,只道:“行吧,把周海也带上,现在就去。”

  平倭之事已迫在眉睫了,现今他斩了几个倭寇,即便他不出兵平倭,那些倭寇也会找他报仇的。

  所以,要想掌握主动权,平倭之事必须得提上日程了。

  “王爷,我们先去哪个卫所?”周海问道。

  对沿海的巡检司,卫所,朱大福并不是很清楚。

  他的计划是,既到了福州,那就先去福州三卫试试水。

谷  听周海询问后,朱大福也并未马上严明自己的想法,只道:“去哪里我倒是还没听想好,你有建议?”

  周海欲言又止,明显就不是单纯的询问。

  他在宁波长大,在卫所问题上说不准还真比他了解更多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