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虚假的战绩



  “三太孙率先跟着朱东家深入白莲教的,与伊王殿下帮了朱东家不少忙,在最后起事之际也曾斩杀了不少贼人。”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允熥能帮衬着大福些,大福能与之说说话也是好的啊。

  朱元璋还算满意,随之又问道:“允炆呢?”

  那孩子倒也省心,若非他大儿早死,若非大福死而复生,他这位置肯定是这孩子的。

  这孩子倒也有他大儿几分影子,他若当了皇帝,必然也会是个仁君的。

  可谁让如果偏偏就发生了呢?

  希望这孩子即便做了藩王,也会是个仁王。

  蒋瓛嘴唇蠕动了几下,不知该怎么说。

  他知道朱元璋对朱大福的疼爱,也知道不出意外的话,储君之位肯定会是朱大福的。

  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曾被疼爱的孙子,蒋瓛不想从他口中崩塌朱允炆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形象。

  蒋瓛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

  高良俊则进来禀告,道:“陛下,二太孙回来了,他正与太常寺寺卿黄子澄一块在外面请罪呢。”

  他们是擅自离开的,不论功绩多大,请罪那是很有必要的。

  “那孩子也是个有主意的,让他跪上会儿也长长记性。”朱元璋道。

  说到底,朱元璋对朱允炆还是疼爱的。

  瞅着朱元璋脸上挂着的慈爱,蒋瓛更不知该怎么说了。

  “你去处置白莲教银矿之事,给咱往深了查,看谁策划了此事,都有谁参与,凡参与之人绝不能轻饶。”

  不知道是谁参与了此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让锦衣卫去行动。

  查这些事情,锦衣卫也更迅速,更果断。

  “遵旨,臣马上就去。”蒋瓛拱手应道。

  等他处理了这个事情回来,那些小王爷们也就进京了。

  先由小王爷们说这些问题,比从他口中说好太多了。

  ...

  蒋瓛离开,走至朱允炆跟前连停留都没有。

  “先生,锦衣卫定是知晓白莲教之事的,他会不会与皇爷爷详细做过禀告了?”

  朱允炆怕朱元璋,平常说话都有些害怕,更别说编造些假的了。

  “殿下进去后先与陛下请罪,陛下若不提及殿下起事之事,说明锦衣卫并未收到白莲教内部之消息,锦衣卫虽强,但总有消息闭塞之时,提炼银锭之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若锦衣卫早收到消息,怎能在苏州出现了匪患之时才爆出白莲教之事?”

  黄子澄分析的倒是头头是道,也很有说服力。

  “行,到那时我就与皇爷爷提及我杀了多少贼人。

  先生,擅自出京的事情我会与皇爷爷一力承担。”

  擅自出京之事,黄子澄只像朱允炆提了个建议,但吕氏非得让黄子澄跟着一块去。

  其目的一是让黄子澄帮着出谋划策,二来也是在被追究的时候有个分量级人物顶缸。

  朱允炆自己出去,那是自身魄力。

  带着黄子澄出去,那是黄子澄唆使。

  如此,是能满足吕氏的那两个考虑了,但就少了让朱元璋欣赏的东西。

  黄子澄心中骂吕氏鼠目寸光,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无奈,最后只能跟着朱允炆一块出去。

  如此一来,黄子澄也被彻底钉在了朱允炆一党。

  朱允炆成,他成。

  朱允炆败,他败。

  他若中途换人,那便就是贰臣。

  这个时候,人最瞧不上的就是贰臣,凡贰臣不管到哪里,都会被人轻视的。

  ...

  不到半个时辰,高良俊出来把朱允炆和黄子澄喊了进去。

  一进东暖阁,朱允炆黄子澄当即认错。

  “皇爷爷,是孙儿想帮皇爷爷分忧,黄先生去劝阻,怎奈白莲教那人把黄先生当成了孙儿一伙儿,稀里糊涂的,黄先生也就随着孙儿一块被送去了。”

  这理由倒也算是能说的过去。

  朱元璋脸上倒没太多怒气,只道:“你若实在想去,与咱再说上几句,咱能不让你去吗?你这样瞎跑,也不说多带个帮手,万一出个事,让咱怎对你父亲交代?”

  朱元璋待朱标真的是太好了,任何一个话题都能拐到他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