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飞来横祸-第2/3页
良辰美景杏花天,世外桃源寻芳地。山村所见,使人雅兴迸发,早把那饥渴疲劳抛在脑后,支稳车子,拿出纸笔,坐在村头一颗垂杨柳下,把村景作料素描。画完之后,意犹未尽,又掏出日记本,要记上方才所见及内心感受。谁知老天难成美事,日记未写到一半,就被一阵小孩的哭叫声和一个女人的埋怨声打搅着写不成了。我停下笔,静听半晌,那哭声非但未停,反而更疾,连带着女人也拖起了哭腔。我合上日记,站起身子,怀着好奇心,寻声走去。
哭声来自村西头的一个院落,距我还有好长一段距离。我走了几步,又转回身子,推上自行车,走到院子边,就看见有几个青年妇人,围着一个小男孩,正吵吵嚷嚷、长吁短叹。我细一打听,便知原委:
原来,这小孩不满五岁,与哥哥玩耍,稍不如意,便哭闹起来。妈妈正做晚饭,隔窗劝说几句,孩子毫不理会,仍是哭闹,她便扔下活计,顺手拿了一把笤帚,作势要打大的,吓唬小的。孰料事与愿违,大的一见妈妈气势,知道要挨打,便撒开脚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跑出院子。弟弟见哥哥一跑,就懵头懵脑紧随其后。妈妈喝喊几声,就是不听,便有点火气上撞,跟在后边,骂骂咧咧地想追上大孩子教训一顿。孩子见妈妈追来,惧怕挨打,跑的越发快了。大的三蹦两跳,便奔上大路,往邻居家跑去。小的洛了单,慌不择路,就爬上篱笆墙,想翻到野地里躲避,手未抓稳,掉了下来,嚎啕大哭。妈妈见大的跑远了,小的摔哭了,气就消了一半,记起灶火正旺,骂了几声就回了厨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是往日,,孩子若见无人理睬,会很快止住哭,自玩他的。可是,做妈妈的怎么也没有料到,这行之有效的老规律,今天却失去效果。直到做好饭,孩子非但没有住哭,反倒一声高过一声干嚎起来。母子连心,终归放心不下,来到孩子跟前,一看便大惊失色——但见孩子站在地里,闭着眼睛,大张着嘴,血水顺嘴角点滴而下。非但花衬衫上溅满了,眼前地上也有不小的一滩。妈妈以为是把鼻子弄破了,就心疼地抱起孩子,回屋用温水洗净之后,才发现舌头被牙齿咬透了,张着一条黑口子,很是骇人。她看着看着,毫无办法,心中一急,胸中一气,两行清泪扑簌扑簌顺腮而下,到后来竟大放悲声,惊动了左邻右舍,不一会便围了一大圈人。女人们总归是心直口快,离老远就听到七嘴八舌,乱出主意:
“哎!舌头已经咬透了,这可怎么办呀?”
“啊!确实够严重的。依我看,得赶紧送卫生院,叫医生给缝几针,才能好得快些。”
“对,还是去卫生院的好。去年咱家二小子把嘴皮磕破了,人家卫生院大夫就缝了几针,十天上下就张好了。”
“海!快别说凉快话了,远水救不了近渴。你想想,现在都啥时候了?这四十里路,就是神行太保,也得四个钟头走。到那里黑天半夜的,不要说找不到大夫,就连住的店也兴许难寻找呢!”
这个人的话,分明兜头泼下一瓢凉水,大家都不吱声了。年轻的母亲在低声抽泣,自无主张。半响就听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叹息道:
“唉!要是死老孟头在的话,这也好办,多少可以让人放点心。”
“说啥哩,这几十里路上的先生好像都得了瘟疫。自打地一放到户,便再的走、散的散,除了公社卫生院,就连一个卖药的地方都找不到。无论大病小病,都能愁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