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扑朔迷离-第2/3页





        生活在这个充满文明和幸福美满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好奇、欢乐、愉快而又难忘的童年。自打记事起,我便是一个无忧无虑,跌在福窝里福娃。虽说自小就没有见过一页奶奶的面,没得到两位世界上最亲、最慈爱的老人娇惯,可父母却用他们特殊的爱,弥补这一非人力所能挽回的,赋予每个孩童稚子的遗憾。

        “丹丹,你长大成人,一定要把爸爸好好的。他对你真是操尽了心,劳尽了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吓了,这话里说的就是你。”每当妈妈带上刚会拿铲子的我,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畔,悠闲自得地剜野菜挖草药时,就会重复那几句我早就烂熟于心的旧话。当时,我不大明白“好好”二字的确切含义.只觉得这“好”无非就是用娇滴滴、甜丝丝的嗓子多叫几声“爸爸”。可不是吗?每当太阳落山,大人们收工的时候,我便跑到院外,或者大路口玩耍,等着爸爸归来。他一看见我,隔老远就会用大嗓门喊一声“丹丹”。我就会晃动小手朝他跑去,边跑边叫“爸爸,爸爸回来了!”他便加快步子,把我抱在怀里,用坚硬的胡茬扎我小手,用那热乎乎的嘴巴吻我小脸,尽情地逗我玩,哄我乐。我依偎在他怀里问这问那,他就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把田里的庄稼、垄上的小草、坡上的树木、河边的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石、空中的小鸟等那些闯进眼帘的未知世界,挨个讲给我听。我笑他也笑,我乐他也乐!人常说父子天性,母女情深,可怎知父女情更深······

        “妈妈,爸爸回来了,准备开饭。”一进院子,我便高声叫喊一声。妈妈听了,就会娇嗔道:“小小年纪就会卖嘴皮,大了准是个搅家不闲的货。”当时,我并不知道“搅家不闲”是一句骂人的话,还以为是夸我呢!总认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是不会骂人的。

        我想从爸爸怀里溜下来,他硬是不放手,反而把我抱得更紧,先用那坚硬的下巴颌在我脸蛋上挨几下,再用那满是烟味的大嘴亲几口,方才放手。我就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抹桌子,摆矮椅,开箱柜,找咸菜,寻辣子,一双一双摆筷子······等妈妈把饭端来时.饭桌上已是应有尽有。看到这些,妈妈笑了,爸爸笑了,有时还可以听到“真乖、真灵活······”等几句熟语。我想,所做的这些,也许就是妈妈常挂在嘴边的“好好的”的表现。每当做完这些,我就像完成了一个特殊任务,嘴里不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村里由于人口太少,小孩不多,我也就成了全村的宠儿。独自一人走东家串西家,无论是谁看见我,都会放下手中活计,抱住亲几口,方准离开。要是碰上吃饭,好歹要喂上几口,才许我走。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变得懂事起来。要是逢着好事的老人,就会教唱几句歌曲。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居然能南腔北调地乱唱一通。从此,我又有了新的工作,就是用那纯真的童音,学唱那些优美的民歌。我会唱歌啦!爸爸妈妈就更疼爱我,村民越来越喜欢我,一见面就要我唱几句。我就有了一个“小百灵”的名号。

        啊!此时的我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但愿我的童年世界永远不要离去!

        以后,以后的以后,你我都有共同的遭遇,当好奇心正盛,贪玩心正浓的时候,快乐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幸福童年便接近尾声。刚刚六岁的我,便由妈妈带着,背上漂亮的花书包,步入有人管教,限制了行动自由的学校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