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倾诉心曲



        小妹山花书寄义兄:

        昔凌公有几句话,正说到我等女流之辈的心中。当时读了,只觉得耳目一新,忍不住心花怒放,喜不自胜。他不仅为上古女子扬了眉,吐了气,也激发起当今有志女子的上进雄心,确有许多可取之处。这里摘出,望兄笑览:

        “有志女子,赛过男子!

        假如有一种能文的女子.如班婕妤、曹大家、鱼玄机、薛校书、李季兰、李易安、朱淑真之辈,上可以并驾杨班,下可以齐驱卢骆;有一种能武的女子,如夫人城、娘子军、高凉冼氏、东海吕母之辈,智略可访韩白,雄名可赛关张;有一种能善识人的女子,如卓文君、红拂妓、王浑妻钟氏、韦皋母苗氏之辈,俱另具法眼,物色尘埃;有一种报仇雪耻的女子,如孙翊妻徐氏、董昌妻申屠氏、庞娥亲、邹仆妇之辈,俱中怀胆智,力歼强梁;又一种稀奇作怪、女扮男装的女子,如秦木兰、南齐东阳喽逞、唐贞元盛孟妪、五代临邛黄崇暇,俱以权济变、善藏共用,窜身佳人,既不被人识破,又能自保其身,多是男子汉未必做出来的。算是极巧极难的了------”

        我想,那些处于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下的女子,却能冲破诸多阻力,学有所专,智有所用,留的芳名传扬于四野。其花的代价之大、受的磨难之多,确实是令人望而生畏。她们若没有冲天之智,想要成名实是万万不能。回想现在,社会几经变革,男女地位平等亦是首要国策。我们女性更应该学些真本领,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报答父母——这也就是我的志愿。可是,在农村来说,女的往往无所作为,只能嫁夫随夫,拉扯孩子,整日忙乎家务琐事。我要是随大流的话,其命运也是如此。如真的这样,不要说与那些奇女子相比,就连这美好的社会制度都对不住,那还有什么意思哩!

        不过,啥事都需要人去做,看去毫不显眼的工作却能带了很大的收益。既然我高考不弟,上进无望,就干脆来个献身故土,建设家园。幸喜年华也没虚度,经常也沾沾自喜,无忧无虑。可谁知在这两年多来,却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种无形的烦恼,分明是身边缺少了什么,空荡荡的,使人心慌意乱。后来,我静下心思一想,方才明白,那就是古人所说的“春花秋月,良夜孤衾”之苦。它的出现,分去我九分精力。我知道,人非草木,不可独生一世,如若没有一个顺心的家,你也就不要妄想有所作为。对于这意料中的命运之神,我将取决于谁好呢?那独具慧眼的红拂妓、卓文君之奇遇,对我来说只能是南柯一梦,绝难实现的空思妄想。遍观群书,有芸娘者,三白可谓是一个善解人意、温存得体的闺中挚友。夫妻二人虽说够得上珠联璧合、恩爱风流,可昔半途牢燕分飞,落了个终生遗恨。此虽是封建社会所致,但于人也有关系。当读到《坎坷记愁》一章时,不由我泪洒衣衫,为芸娘深报不平。特作小诗一段,以明自己心事:

        光阴好似小河流,

        只能前进不回头。

        娘生我时丁卯岁,

        业已度过二十秋。

        童年快乐难忘怀,

        无忧无虑又无愁。

        爸爸疼来妈妈爱,

        小家大舍任我游。

        七岁那年进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