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七十五章
回到封地, 郅玄并不比在西都城轻松。
在离开期,封地内积累不少政务和军务,大部分堆积在案头, 有的超过半月之久。
之所以如此,不是下大夫们失职, 是规矩所限, 竹简中的内容均要郅玄亲过目,不能由属官擅断。哪怕只是盖个印, 也不能由旁人代劳。
连续十天, 除吃饭睡觉,郅玄没离开书房半步。
人王赏赐的玉原本放在正堂, 后被移到书房。看竹简看累, 瞅瞅这只玉雕的胖鸟, 好歹能活动几下双, 舒缓些神经。
当,外就是另种说法。
郅玄感念人王恩赏, 刻刻都要见到, 这才摆到书房。
消息从国君府传出, 很快传遍郅、丰、凉三地,又随着往来的商队扩散至各诸侯国,最后连中都城都有耳闻。
得知郅玄如此敬重己, 人王龙心大悦, 西原侯请册封世子的奏疏送到,看到上的人是郅玄,二话不说,当日就写成贺书,命人快马加鞭送去西原国。
郅玄没想到己的无心之举竟能带来这种效果。比起其诸侯国册封世子的程序和, 的贺书完全就是加急件,送贺书的甲士日夜兼程,人双马,跑出飞般的速度。
人王贺书送达当日,骑士飞奔入城,沿途高声宣扬人王贺西原国册封世子。
“人王下旨,贺公子玄!”
骑士策马穿过长街,路高声宣扬。等抵达国君府,郅玄成世子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城。
国人庶人无不欢欣鼓舞,庆贺西原侯有出色的继承人,国家将有个英明的世子,未来更拥有个仁厚爱的国君。
有庶人曾在郅玄的工地干活,虽没有追随去往边地,同样感激不已。想到如此仁义的公子将登上高位,日后掌管国家,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纷纷出门奔走相告。
“公子玄世子,善,大善!”
氏族们得知消息,贺书送达的速度都感到惊讶。想起郅玄曾入贡中都,得人王赏赐,惊讶之情很快消散。
“听闻公子玄诸多异事,如今来看,传言应非虚假。”有氏族感叹道。
事实的确如此。
公子玄入贡中都,得人王赏赐,名声大噪。受召返回西都城,本将麻烦缠身,却因纸婚盟化险夷,还迫使西原侯不得不立世子。、
桩桩看下来,莫非真如传言,公子玄乃天顾之人?
国君请立世子的奏疏送到中都城,往往要数月才能得到回复。在此期,人王向专人询问奏疏所推之人的德行,确定没有大的过错才发下贺书。
这不仅仅是走个过场。
历史上,不乏有公子德行有亏,奏疏被驳回,要求国君另立子的情况。
鉴于此,即使是昏庸的南幽侯,在成世子之前也是老老实实,将身性格隐藏得很好。
如郅玄这般,奏疏送到当天,人王就发下旨意,直接省略中过程,实在是少之又少。例外的几次都是诸侯国遭遇大变,不得不马上确立继承人,需要特事特办。
送到西都城的贺书代表人王的态度,表明十分喜爱公子玄,公子玄成世子乐见其成。
氏族们老于世故,就能看到贺书背后的意思。
之前支持郅玄的家族不必提,倾向于保持中立的很快摆正态度,日后如何暂且搁到旁,当下,们必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公子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