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击鼓鸣冤-第3/4页
想通了这些,这位学徒的眼里不禁闪过惊喜神色,几乎忍不住就要大呼“我找到了”。不过他紧跟着也想起了自家讲书的嘱托,于是拉着同伴就出了当铺,赶忙找到席讲书,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对方。
席讲书收到消息不敢怠慢,到当铺里一看,当即就确定了:摆在这白家当铺里的铜簠盖子,肯定是书院文庙里那一尊铜簠的盖子。
因为他们这些讲书,可比一般的学徒更熟悉书院文庙。对于文庙里日常用于传承的各种礼器,那更是经常的接触使用。他闭的眼都能摸出来,这铜簠盖子肯定就是书院里那尊据说用了几十年的铜簠的盖子了。
确定了这点,席讲书心中顿时喜出望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这些讲书本以为,这次外出寻找线索纯粹是白费劲呢,没见田江书和温讲书都划水摸鱼去了么,没想到竟然还真被他给遇上了。
这下书院有救了啊!
惊喜之余,席讲书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在和当铺里的小伙计一顿神侃后,才装作漫不经心的买下了这只铜簠盖子。然后他借着对方写抄奉(类似于后世的收据)之余,更是疯狂打探这铜簠的来历。可惜对方却是口风甚紧,让他毫无所获。
不过即便是这样,席讲书也觉得这收获足够交差了。
当天晚上他就把这铜簠盖子连带着当铺给出的抄奉,送到了林旷手上。而第二天一早,林旷便带着这位席讲书和一票的书院师生,敲响了县衙门前的鸣冤鼓。
咚!咚!咚!咚!
鸣冤鼓一响,整个县衙顿时就是一阵鸡飞狗跳。因为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鸣冤鼓一响,县令就必须要出来审案了。
于是乎,还没等到围观的群众聚集起来,县衙的大门就被衙役们给推开了。站在门外的林旷等人,当即就被带着一肚子起床气的衙役们给押了进去。衙役们咬牙切齿的将他们给押到了公堂里,而公堂之上的潘县令已经就坐了。
公堂之上,不等林旷等人说话,站班的衙役们就是齐齐大喝一声“威~武~”。不但声音洪亮,站班的衙役们更是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向了林旷等人,吓得林旷身边的几个学徒都是一哆嗦。
而直到这一番下马威落下之后,还带着点惺忪睡眼的潘县令才懒声问道:“林学长,何故击鼓啊!你可要知道,若无紧急之事,胡乱击鼓可是要受杖的。”
说这话的时候,潘县令的表情明显不太愉快。对此林旷也能理解,任谁睡得好好的,被人一大早给吵起来,恐怕都不会很开心。
不过呢,这是林旷故意的,谁让潘县令先给他来了一招顺水推舟呢!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光明正大的找回场子了,只能这样恶心一下你潘县令,维持一下体面的样子啦。
心中怀着暗戳戳的阴暗小心思,林旷面上却是神色激昂的说道:“禀县尊,我方翔书院找到了炸毁书院文庙之人的踪迹,生怕对方畏罪潜逃,故而赶忙击鼓鸣冤,还望县尊海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