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道又降魔法攻击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主动将把柄交给对方,那是政治妥协的必要,也是团结的必要!

  节选《周太祖文帝本纪》

  大统十六年夏四月二十七。

  一大早,宇文导来向宇文邕告别。宇文邕大为惊诧,忙问其故。

  宇文导叹道“今年又大规模旱灾了。夏州大旱,百姓已经南下逃荒;河东亦大旱,民皆饥馑。商洛之地更为严重,已有民变。我现在就要赶去商洛处理这些事情。”

  “原州有旱灾吗?”宇文邕第一反应问道。

  “原州今年旱灾还算较轻。你贤伯父没有报急。”

  宇文邕先缓了口气,旋又悲叹道“可怜的百姓!可怜的国家!”

  这天道是怎么了!太残酷无情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宇文导又拜别道,“叔父这些天已经是焦头烂额,你有空多去看看,希望能帮上忙。”

  宇文邕回拜“我会的!阿导哥,一路保重!”

  事发突然,宇文邕没有顾得上早间功课了。先让乙弗林通知所有人到静观院集合待命,自己跑去见宇文泰,了解更多情况。

  书房内,残烛累累,各种加急信堆满案桌。宇文泰在急件堆中,正披着外衣趴着小睡。

  这就是勤政爱民的一国丞相啊!可从老爹的助理,族兄宇文深那里却听道外间民众传言,“这都是宇文家暴虐所致,所以上天降下惩罚!”

  宇文邕很是气愤,恼恨这些民众愚昧无知,又恼恨某些人别有用心,造谣生事。

  不忍打扰父亲休息,宇文邕拿起急件翻阅。越看越惊心,问题是相当严重。这么多急如星火的灾情,堆积在这里,百姓又是何等悲苦无助!

  想起原州灾情的伤心之处,宇文邕纵然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由为百姓伤感流泪。

  去年大旱,今年又大旱!老天啊,你是对这个国家和百姓,有何其大的怨恨啊!

  似乎宇文泰被惊醒了,语气有些疲惫道“是邕儿啊。”然后好像意识到自己怎么睡过去了,忙让宇文深拿急件来处理。他并不在意外间那些流言,而是依旧尽心救民。

  宇文泰没有劝老爹注意休息,父子同心相契,都明白灾情如火,多睡一秒,就可能多死一个人。这是人命关天啊!

  又有急报传道“东魏兴兵,意犯河东!”

  宇文邕凑过去了解到,三晋大旱,东魏平阳境内受灾最重,高澄以“借粮”之名,兴兵犯界。

  高澄是东魏的掌权者,乃一代枭雄高欢的长子,自高欢死后继承丞相之位,依旧控制着魏室傀儡元善见。其为人性格跋扈,动辄拳打元善见,骂他“狗脚朕”,名言有“陛下何故谋反?”

  此番正是意图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宇文泰为儿子教学道“高欢是我一生之敌。而高澄用兵远不及乃父,况且玉璧有韦孝宽镇守,河东亦有萨保坐镇,当无虞。为父可虑者,萧墙之内耳!”

  萨保就是宇文护,乃宇文导亲弟。

  宇文邕秒懂,宇文家的反对者有可能借机兴风作浪!

  “柱国之中,为父信得过的只有于瑾、赵贵、侯莫陈崇,大将军之中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贺兰祥算是心腹。”

  其他之人,不言而喻。这是敌我划分,宇文邕谨记在心。

  “各地上报的灾情,多是要粮要钱要兵要物。可国库也是空虚啊!要想渡过难关,还需和敌对者和衷共济,交换利益。”

  从西魏立国以来,外部生存环境恶劣,内部经济凋敝,困难重重,不得不推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体制,与汉族世家分享权利。这也是宇文家不能真正一家独大,取代元家的真正原因。

  事已至此无需多言,宇文邕马上回静观院帮忙筹集救灾物资。号令手下捐钱捐物,连同自己的大部分钱财,都交给宇文泰,让他去发挥这些钱粮物资应有的作用。

  这个局面,不是像在原州,可以依赖神迹和小手段就能够解决的。一个人只能救济少数人,要想救济天下,必须要依赖王侯将相的力量!

  而经过此事,宇文邕更是感受到人脉缺失的切肤之痛!于是,圈粉入圈,成为他的重心工作。

  与宇文家尽力救灾的表现不同,元家是越来越不做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