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水土不服-第2/3页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拍出一张风景优美的照片。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卓毅就留意到了,有不少人端着相机在寻找拍摄点,为的是拍一张好的照片。
周昆意味深长地问:“阿毅,你知道这么设计有什么深意吗?”
“创造一个旅游点?”卓毅谨慎地回答。
“不止。”周昆有意提点一二,“咱们乡村最大的问题是旅游点不集中,所以需要创造一个又一个旅游点把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
卓毅似有所悟。
在来的路上,他就注意到进茶叶基地之前,就有个钓鱼项目——建在清澈的河边,河上还有人在划船、泛舟。
不过,在这个“传统”的表面之下,是让人大开眼界的科技。
茶树每一行的尽头,都有根传送带。把新摘的茶直接倒在上面,新茶就会顺着传送带流向收茶的容器。容器装一部分,就会用摩托车送到了茶厂。
能最大程度保证新茶的新鲜程度,也节省了走来走去的时间。每隔一段路都有亭子,除了游客歇脚,也是为了让茶农躲太阳。
这设计也是极尽考究。
“你有什么感受吗?”周昆突然提问。
“一个字‘钱’,肯定花费了不少的钱。”卓毅直话直说。
“成本和利润是相对照的,成本越高,或许收益越高。”周昆手里拿着价格表,越好的茶,就卖得越贵。
至于价格,也让卓毅大开眼界。
再看周昆的眼神里,掺杂着一丝丝的艳羡。
卓毅说了句不合时宜的话:“这东西是看品牌的,网红的品牌一夕之间可以起来,又一夕之间倒下去。普通的品牌竖起来,则需要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周昆瞅了他一眼,愁眉紧锁,喃喃自语:“嗬……十年太久了!我们等不起。”
卓毅没接过话茬,只是低头看着手里的报价单,久久出神。
看完了茶叶基地,接下来就是茶叶厂房。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流畅的工艺流程,严格的品控吗,都让卓毅一行人大开眼界。
上午看了茶叶公司,下午参观旅游项目,天黑前又去了文化传播的走廊。
晚上,卓毅回到宾馆,坐在笔记本前若有所思。
一天结束后,周昆给卓毅交代了一项任务,先写一份参观后的体会报告。
按理说,参观了这么多应该哼有体会才对。
但,当卓毅坐在笔记本前,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