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被检查
汪远侨当红时,财势熏天,官商两途都得巴结逢迎,然而也因为他的巨富家室,令各方眼热垂涎,这局面如同一根绷紧的弦,好死不死被楚峰弹崩了,结果谁都可以踩两脚。楚峰不是按理出牌的人,敢把高高在上的人拉下马,可是当真就没有不敢惹的人吗?
非也,好比胡应台,楚峰就无法象使赖皮招数,象对付汪远侨一样对付,南直隶兵部尚书,乃地方显要,朝廷颜面之所在,再怎么胆大妄为,也得掂量一下,毕竟胡应台占了主场优势,能调集全省兵马,戚继光当年遗存下来的江苏卫所军,也不是吃素的,反观己方,需要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后勤难以不上,方方面面都吃了亏,暂时不适合正面找场子。
杜亥立于福船船首,海风吹得脸有些发麻,然而正是这长风破浪的情形,就如同他此时的心境,激昂、澎湃。
今天早上,去赵沧瀛处提取大修后的战船,说来也很久不曾去船厂了,入厂第一眼,立即被塘内一条长约19丈,宽4.5丈的巨型船骨,震撼了心灵,从工匠们自得兼亢奋的介绍中,得知那就是传说中的大福船。
大福船,光看看就令人雄心万丈,它历来是海员的梦、战士们的利器,想想自己将来有可能指挥驾驭它,心头就不争气地急速搏动,恨不能亲身参与加快速度,令它早日出航。
然而赵沧瀛‘不务正业’,赶着趟儿另外造出了几条二号福船,解决了水师的窘迫,偏偏慢工细活的捣鼓大福船,听人说,建造进度缓慢,楚庄不缺钱和工匠,独独缺乏优质木料,特别是四丈以上,可供做船桅的木材。
辖地内不乏四丈树木,但不是每棵四丈长的树干都适合做龙骨和船桅,这东西得煞费苦心去找寻。没办法,宁德太新兴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零开始,得慢慢摸索、适应、总结。
赵沧瀛也放话了,不愿看到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失败,兄弟们就慢慢等呗。
杜亥唯有辛苦地抑制自己的亢奋。
这已不是第一回出任务,相比与李魁奇对战时的仓促和生涩,而今多了几许沉稳干练,大有进步,手下儿郎亦是如此。吕震行指挥能力见长,尤其在效率方面,他裁撤了许多无关人员,精简兵员,缭、定、抬、斗等人既要熟悉本职,也要会放炮使枪,务求上船之人,一人两用。而丁小庄带出的舰炮兵丁,施放也越发有准头了,这是海战重要部分,他们在大浪之中放炮,基本上能抓住时机,十有八中,在与宁向东部多次演练时,稳压对方,着实给自己长了脸。
大伙日复一日的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印证自己吗?
前方,苏州府崇明岛逐渐清晰。
远远的,一条巡检司的船正在游弋巡查,忽然,它似乎有所发现,调头便亢奋地往杜亥处驶来。
桅楼望哨探头大呼:“杜把总,对方发来讯号,让咱们停船待检。”
巡司在海岸线只是一个象征,除了盘剥过往客商,实在没有过多作为,如今一瞧杜亥的五条福船,哪有不来的道理?甭管是商是民,只要是行船的,对他们来说就是肥鱼。
杜亥差点没笑出来,切,就巡检司那条小破艇,也敢跟老子呼呼喝喝。“亮旗号。”
传令兵忙不迭传达信息给各船。
各楚船纷纷挂上番旗,不看不知道,那猎猎翻飞的旗帜,俨然是郑氏的海盗旗。当然,这并非正儿八经的郑芝龙字号,而是隶属他管辖的十芝中某位不显名儿的小头目的旗号,若不是有心人,倒还吃不准。
而长年在海上混的巡检许开偏偏就清楚,打眼一瞧,眼珠子差点没瞪出眶来。郑氏海盗不是一向在福建、浙江海域讨活儿吗?怎么跑咱苏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