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之门-第2/3页





    五年来,对于试验大厅,楚峰略有耳闻,但今天却是第一次步入这间广宇大厅,虽然不知道底下那群人瞎忙什么,不过死气沉沉的基地,能有如此热闹场面,给人心情总是不错的,有点象逛游园会。

    末了,楚峰感到困惑:“午院士,中间那块石板干什么用的?”基地里古怪的科研海了去,就是没见过谁用石头做试验的。

    午院士哑然失笑:“那块大石板,是七年前秦始皇陵考古开掘中找到的。当然,考古全在秘密中进行,否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那伙人,又该叫嚣破坏人类共同遗产了。”

    “七年前,有人磁力探测仪,发现秦皇陵中的一些异样物,于是上头派廖院长亲自主持工作,探明究竟,话说这老廖也贼精,让人从地下凿一条隧道,直抵墓**金刚墙外,然后将隧道口封闭,抽除隧道中的空气,再打通墓壁,进入墓室的人,必须身穿一体化防护服,一律不准携带氧气瓶,由外界通一条氧气管到防护服内,所有呼出的废气和屁等气体,全部经由管子送出外界的废气收集机。进入墓**的工作人员,头戴自明夜视仪,不点一灯一火,尽量保护墓室内的珍品、器具、壁画、竹简等物品,不受外界空气侵蚀氧化,这个法子工程浩大,不过还是挺为人津津乐道的。”

    科研人员,似乎都有喋喋不休的习惯,午院士也不例外,或许是因为工作烦闷枯燥的关系,恨不得一小时内说完整年的话。

    “陵墓内惊天绝世的稀世珍宝,和鬼斧神工的华丽墓室工程,就不多复述了,反正随皇帝老儿陪葬的东西,没有凡品,其中最诡谲的,就属这块直径十米的石板。当时秦始皇的棺椁,陈放在其上,这样奇异的下葬方式,前所未有。”

    “神秘的存在,不可能毫无道理的凭空而来,于是当局用瞒天过海的方式,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将它运来了南海地下研究所。”午院士咽咽口水:“说来奇怪,这块粗厚石板并非一个整体,它是个同心圆,整体直径10米,外圆质地为花岗岩,内圆却竟是一块纯黑的永磁石。两块石板可以顺势或逆向转动,又不会脱落,似乎内里有凹槽固定,两块石板间的缝隙,连一张薄纸片都插不进去,吻合度极之细密,令人匪夷所思,乍一看,它就是一块浑然天成的整体石板,没有分离、拆装的可能性,古人是如何把两块不同质地的石头,装镶在一起的?又是怎样去雕琢中间的防脱离凹槽?我也感觉诡异,即便当今科技、工艺,也无法将它仿照出来,好像是不属于人间的事物”

    “看到没?整块石器上,雕琢有文字和符号,有别于现今已知的文字和图腾,刚开始没人能看懂。长达五年日以继夜的研究探索,终于得出一个惊人猜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午院士煞有介事的问,搞得楚峰不得不迎合他的趣味。“是什么?”

    “它,是个时空门!震撼不?!”虽然**经过几年的消化,但每每重提,午院士仍不能自制的激昂。“天啊!秦始皇的时空门,这是个什么概念?!有人说,埃及金字塔里的隧道,其实是个时空隧道,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为什么法老和秦皇即使拥有时空门,为什么依旧留在自己的时空中朽去?真相啊~真相,到底是什么?”

    “要说古人不懂操作空间门?不应该,否则建造它有啥意思。空间门的能量不足?有可能,经廖院长研究结论得出,这时空门需要庞大的电磁作引导,可是,会造枪的人,不会造子弹,说得过去吗?迷啊~!”午院士论起学术,侃侃而谈,似乎沉醉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也不管楚峰听没听明白。

    “历史就是历史,过去无从考究,谜底也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再先进的科技,也无法估测当初真相的种种。人类每段文明,总不泛存在着一些惊人未知,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充斥着许多历史之迷。不过时空之门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不外乎尝试着参与过去,篡修历史,乃至让历史产生多骨米诺效应,改变将来。光这样想像一番,就够令人疯狂了,如果,让世界由人类历史以来,就仅存一个国家,让世界大一统,人类得以摆脱俗事纠纷,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心无旁贷去专攻和探索其它高科领域,人类文明的发展,必将突飞猛进,这多让人亢奋啊!若不是这样,我也不至于甘愿放弃基因改造计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