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粮荒



        刘英正在大堂上处理这几天的公事,听到王修着急忙慌的大喊不好,也是心中一惊“王修先生何事如此惊慌?”

        王修上气不接下气的连忙说道“主公,主公”主了好几次公也没有下文。

        刘英见到又好气又好笑“王修先生不要着急,休息片刻再说不迟”说完刘英倒了一杯水递给王修。

        王修接过水杯,抿了几口恢复了些气力连忙说道“主公,这几日秋收已经完毕,共只得粮十万石,而我们在城中和附近村庄的百姓一万户大概五万余人,太平村中有五万户大概十八万人,总计六万户,二十万百姓。除此之外还有兵士八千人左右,按照每个百姓每年三石,每个士兵每年五石,我们现在大概缺粮六十万石,就这还不算我们要向朝廷进贡的粮食和救助流民所需要的粮食。”

        额额额,这回换到刘英吃惊了“王修先生你在说一遍,我有点没听清楚。”

        王修又耐心的又说了一遍,刘英听完也知道自己发展太快带来了了最大的弊端就是百姓太多了,而粮草又不充足,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刘备为什么一直不瘟不火直到遇到糜竺才有了叫板天下英豪的资格。刘英吃惊归吃惊但是收留流民的心是不会变得,因为在未来几十年百姓,民心才是最厉害的武器。“王修先生,我们怎么会如此缺粮。”

        “回主公,其实当下局面我早有料定但是没想到会缺这么多,造成我们缺粮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黄巾之乱虽然已被朝廷平息但是各地黄巾余孽依然横行,使得百姓流离失所,保命都来不及,根本不思耕种,很多土地都来不及耕种,荒废了下来。其次主公虽然用迅雷之势剿灭张石、**但是太平村的土地也被损坏大半,导致粮食减产过半。最后主公收服五山贼寇,贼寇账下的百姓和近几个月来投靠的流民多安置在太平村他们到来虽然使新昌百姓颇多,但他们来时已经错过了农时,多数都是开垦荒地和休憩田亩,基本没有耕种,因此现在我粮草缺口颇大。”

        听到这,刘英也是大为吃惊,粮草差的太多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可不能漏出慌乱的状态,不然大家就更乱了,那样人心涣散就更不可能打破这次的危机了。“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先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不要着急,我且问先生,以现在的粮草可以支撑几个月?”刘英故作镇定的说道

        “如果现在减少妇女和儿童的粮食用度,再把需要的春种留好,再过一个月寒冬将至,青壮年也不必劳作也可以减少粮草用度,大概能支撑三个月左右,也就是明年的正月末或者是二月初就会没有粮草。”

        那么快过完年就没有粮食啦,现在是十月末马上就入冬了,上哪去弄那么多粮食啊,刘英此时心里也很是慌乱,不过刘英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懂就问,“王修先生,如果在弄到五十万石粮食,有没有可能撑到明年秋收?”

        “有可能,不过要停止接受各地流民,全年减少妇女和儿童等非劳动力的粮食用度,也是有可能撑到明年秋收的,这也是最低的限度了,再少就有可能出现村民暴动或流离失所,这对主公的民望和名声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五十万石,五十万石,上哪去弄五十万石粮食啊,刘英此刻内心是崩溃的“不知王修先生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