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过年如过关
春节又要到来啦,王晓霞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了。她的嫂子带着放了假的孩子来到城里,来和丈夫王晓利一起过这个春节。
晓利一家三口能够在城市里团团圆圆的过节,无比高兴。如同王晓利一家人的高兴喜悦,在整个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华大地上,从城市到乡村的千家万户都有此感受。
当然,他夏喜来要想有同等喜悦还为时过早,因为他还缺老婆少孩子。虽然如此,他也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过这个春节,因为有贺志和强林来和他做伴。
贺志和强林都和喜来一样缺老婆少孩子。三个在城市没有新家,又不想回农村老家的男人,拼在一起过春节,同样也有种家的气氛。
贺志为工友们讨要工钱,一直忙到大年三十,还没有把钱完全要到手。
一年来,他带领工友们风里来雨里去,“一颗汗珠摔八瓣”地辛勤劳作。为了就是多挣几个钱回老家孝敬父母供养妻儿。为了不让工友们寒心,他把能要到手的工钱分给了大家。可是因为有更多的血汗钱没有到手,还是不能逐一兑现工人的工资。他很内疚,觉得愧对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坚持留在这里为大家讨要每份血汗钱。
贺志组织工人工会的想法,还只是个理想。工地上的农民工来自四面八方,又常有来来去去的人员不固定。关键思想上不能统一,再加上用工单位害怕有这种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出现,就想方设法把它遏杀在摇篮里。种种原因,光靠贺志一个人或一帮人是很难以把它变成现实的。
喜来还是很佩服贺志的,他认为象贺志这代带工者已经不同于改革初期的那帮“工头”们了。那时的工头简直就是杀入京城的“李闯王”,一旦挣了钱就不管工人的饥苦,自己想方设法的吃喝玩乐,没有一点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他们应该有的那份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正在贺志他们身上显现着。这将是每一位农民工兄弟的大幸,也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幸事。
虽然贺志这个“年关”过得很艰难。但是他已经过了工友们心中的那道信任关,就是最大的成功。
强林这一年过得很沉重,沉重的是他的心情。兰花离他而去投入别人的怀抱后,他就跟贺志在工地上干了一阵子活。痛定思痛之后,发现自己在城市中输掉幸福的原因主要是个“穷”字。虽然说金钱代替不了真情,但是没有金钱真情会饿死。当今社会爱钱不是错误,女人爱慕有钱的男人更不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金钱,又没有占有金钱的能力。最起码可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金钱说明你这个人在社会上有能力。
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下,你是君子也要爱财,只需“取之有道”即可。你是再大的正人君子,也不能“固贫”,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争取更多的钱财,才应该是“有识之士”应有的做为。
强林感觉自己继续在工地上干下去,离自己的目标(或者应该是兰花的目标)会越来越远。
他开始尝试着找其他生财之道,发现和建筑业一脉相承的室内装潢装修业有钱可“图”。他开始干起了这用自己的劳动来装点每个城市家庭生活居住环境,又透过各家各户来装扮这城市的工作。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