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传统与传承
今天是贺庄村的庙会。提起庙会很多人都会知道,甚至很多人还有或深或浅的印象。这印象也许来自于电视和电影中的场景画面,也会有不少来源自个人的真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贺庄这一带的庙会本也和电视或电影中表现的场景如出一辙,本也就没有多大的新奇之处了。
可是他们这一带的庙会又确实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在这一带,不管村子大小都有传承多年的举办庙会的习俗。村子小的一年一次,村子大的一年两次或更多次。
不管一次或多次,在村上举办庙会的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商贩都聚集过来,情形类似于大多数农村地方上的赶集。但它又和一般集市不一样。因为这一天,村上所有人家的亲朋都带上礼物来村上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家祝贺。
做为主人,村上所有的人家都要摆上上好的酒菜来招待客人。其热闹程度远远大于过年过节,那种气派也不亚于娶妻、添丁、过大寿。
届时,村上还会请来远近闻名的戏班,歌舞团,杂技班……来村上汇演。从白天到晚上,热闹起来就是两三天不停。
在这几天里,村上的人们停止劳作,上班的请假在家,打工的不管路途远近都要返乡回家。都在家翘首企盼着亲朋好友的到来,来为自己和家人以及整个村子送来祝福。如果谁家来的客人多,就代表着一年里他家的喜事多,福气多,就引来村上左邻右舍的羡慕。
在这一带,这种传统的习俗传承了几千年,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之所以叫庙会,也来源于人们对神灵的信奉。大多数村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庙堂”,庙会这天,人们大都是来祭祀神灵的。故也就习称为庙会了。
贺村的庙堂也和附近其他村一样也早在“破四旧”的运动中被拆除了。至于先前“庙堂”里供奉过哪位神仙?现在连“庙堂”的影子都没了,更少有人知道先辈们是由何方神圣避佑的了。
传统的庙会传承至今,早已摒去了它的迷信色彩。人们之所以一如既往的热衷于它,也是寄希望于这种带有新文明气息的古老的活动,能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传承永远。也更能传递那种祥和的气氛。
贺庄的人们都明了,说不定明年的此时,整个村子早就被城市化的脚步踩在脚下了。今年的庙会也将是贺庄作为原始的农村村落最后的集会了。村民们寄予了它更多更大的情思。
今年的活动理当更为隆重,听说村领导特地跑到省城请来著名团队来村上演出,里面当有名角献演。
白天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人流不断。四面八方聚来的商贩提前排好自己的摊位,井然有序的排列于大街两旁。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有来串亲访友的,更有特意来赶会的。汇集在街面上,说说笑笑,走走看看。挑选些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用品,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好用的商品,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一应俱全。小到一锅针,大到每件家用电器,凡是你生活中能见到的,在此你就找的到。
千百年来,一地一方物资交流,经济发展就是以这种形式显现的。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近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