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入道观



        李贵生踏上二层的楼梯,厚厚的尘土,沾满他的脚上,楼梯上有四只脚印,两只大的,两只小的。

        大的为孔白竹的,小的是李贵生的,上了二层,他一拍脑门,真是榆木脑袋,他从一层到二层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何一层二层的书架,都是按照圆形排列,现在看到二楼几十盏木窗户,他突然想通了,书架乃是按照楼阁造型所造,楼阁本就是圆的。

        二层的窗户上的桐油早就干了,木头也发裂了,弯曲的窗棂,有的变形了。

        二层比一层小了一圈,深色的木板,年岁久了,李贵生小脚一踩,木板漏了一个窟窿。

        孔白竹眼疾手快,拉了李贵生一把。

        小主人小心,这里的东西至少数百年没修葺了,有些东西看着好,其实已经腐朽了,孔白竹讪讪道。

        白竹啊,你放心,我看着脚下呢,不会有事的,李贵生拍着他说道。

        说话间,李贵生和孔白竹沿着楼梯上了三层。

        到了三层,楼阁陡然小了,比二层少了两圈,三层房顶开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口子,口子不知用了什么透明的材质,外面的光亮从口子里照射进来,三层明显比一层二层亮堂不少。

        三层一半是空书架,另一半空着,李贵生端着油灯,扫了一眼,直点头,不错不错,此书是个好地方。

        小主人,怎么你看上这里了?孔白竹问道。

        白竹,你说的不错,我喜欢此处,我想好了,待我和师父说了,我就搬来这里,以后我就住在第三层了,这里非常适合居住读书,安静适宜。

        李贵生打开一扇窗户,夕阳只剩一个尖,道德院的后面是一座数十丈的矮山,矮山之前一条大河穿山而过,此刻李贵生才发现,九代祖师厉害,他建造的道德院,实则是建在第九十八座高山的一处山崖上,山崖和后面的数十丈高山相连,大河从道德院边上而过,方才进道德院前,李贵生还发觉,道德院前面还有一处小河,小河不大,方圆不过二十丈,里面种满了莲花,现在是春季,莲花池一片枯萎之相!

        真是应了古人一句诗词: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此处除了没有古寺,没有初日,哪一物,哪一景,无不映衬道德院。

        九代祖师也是个文人情怀深重之人,莫不是当年建造之时,便是按照这首古人之词所造?

        他细细想来,应该不是,毕竟古人之词有寺庙,初阳,第九十八座高山,除了此景,他觉得孔白竹所言甚是,应为九代祖师当年心之所至,才有了道德院。

        李贵生和孔白竹回到太平小院之时,已经是酉时三刻了,天色已晚,孔白竹去了右侧房间做饭去了,李贵生有些疲乏,倒在床上睡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