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河北开战(三)-第2/3页





    接下来的一宿,‘蒙’古军只留下不多的人马在兵站外,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逼’着民夫去趟路,每一次都能让宋军警戒起来。不仅是这一个兵站,附近的所有兵站都遭到‘蒙’古军的‘骚’扰。

    第二天白天,宋军继续派人前去修兵站。迎面遇到了‘蒙’古军的拦截。准备出发的宋军有一个营,营长看着对面起码有数千的‘蒙’古骑兵,实在是不敢出去。而且‘蒙’古军站在宋军火炮‘射’程之外,宋军也乃不了‘蒙’古军分毫。

    郑捷司令很快得到了消息。这些‘蒙’古军的表现并没有令他感到意外,若是‘蒙’古人真的让宋军抵达大都城下,那才是非常怪的事情。

    迅速赶到最前的兵站,郑捷司令站在兵站的望台用望远镜观看,发现前面的‘蒙’古军便是没有一万,也得有五六千。加其他兵站的消息,‘蒙’古出动了起码两万骑兵。

    下来望台,郑捷立刻召开了会议。等人到齐,郑捷第一句话是,“若是能击破这两万‘蒙’古骑兵,‘蒙’古人定然守不住大都。”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重重点头。‘蒙’古军有骑兵有步兵,宋军并没有将‘蒙’古步兵放在眼里。在这些年的战争,‘蒙’古步兵在宋军眼是送人头的存在。值得在乎的只有‘蒙’古骑兵。只要能歼灭对面的这些骑兵,大都城外是有十万步兵,郑捷也有信心用两万宋军大破之。

    “可是这帮‘蒙’古骑兵会不会愿意和我们‘交’战?”参谋长问。

    “不用担心,草绳多的是,我们可以用的办法也多的是。出动两个师掩护工兵修兵站。只要‘蒙’古军稍有松懈,我们杀过去。”郑捷答道。

    “可不要了‘蒙’古军的‘诱’敌计策。”参加会议的宋军指挥员们提出了建议。大家虽然要小心再小心,却都赞成继续‘逼’近大都。只要‘逼’近大都,‘蒙’古军不得不出来与宋军决战。之后的几天里面,宋军要充分利用兵站的优势来‘逼’迫敌人。

    到了午时分,宋军已经集结了两个师的部队。参谋长与郑捷司令都随着部队浩浩‘荡’‘荡’的进发。看着‘精’神百倍的宋军指战员,参谋长忍不住问道:“司令,你觉得官家若是遇到现在的局面会如何选择?”

    “这个……我不是官家,猜不到。”郑捷回答的很老实。赵官家虽然才气显得不足,却经常会做出出人意料的决定。便是现在,回想起‘逼’迫黄河改道北归,郑捷还是觉得赵官家的思路跳脱的超出人类的极限。

    参谋长以为郑捷是感觉到不安,他说道:“咱们算是与‘蒙’古骑兵接战,也不过能打成击溃战。总感觉哪里不对。”

    “没什么不对。便是‘蒙’古军,接连溃败几次,也没办法重新收拢兵力。击溃战也不是坏事。”郑捷对此很是自信。

    “滑县之战,‘蒙’古军敢用骑兵冲阵。这次他们一定不敢,咱们怎么打出击溃战?”参谋长还是不安。

    “那又如何,若是不能与‘蒙’古军接战,我军只能在这里干耗着。那反倒是给‘蒙’古军机会。咱们此时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大都城墙。只要能攻进去,‘蒙’古军再没守城的勇气。那时候咱们再撤军。‘蒙’古军守城守不住,野战又不敢打,咱们等着看‘蒙’古军自己慌‘乱’好。”郑捷描述着他对未来战局的判断。

    这是反复讨论过多次的局面,此次出击的部队对此都非常赞同。临安总投降之后,大宋的官员大多数都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心思,赵嘉仁根本没有什么助力,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打败‘蒙’古人,重夺江南,稳住了局面。

    郑捷的建议一直是攻城墙,却不‘花’费大力气在大都城内进行巷战。攻破城墙的目的是要动摇‘蒙’古人的意志,如现在‘蒙’古军不敢与宋军进行野战一样。

    果然,见到宋军两个师开过来,‘蒙’古军顷刻向后退,完全脱离宋军的枪炮‘射’程之外。整齐行动的宋军继续前进,在预定的地点停下,开始快速修建兵站。兵站很快修建起来,宋军又继续侧翼前进,让工兵抓紧时间修建十里之外的兵站。并且赶在天黑之前在兵站间往来的骑兵掩护下,撤退回了出发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