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短暂和平的终止(十六)



    

    自从赵官家能够用离心法将糖蜜从甘蔗汁分离出来,朗姆酒开始大行其道。.: 。手机端 m.熊裳尚书给刘景带来的乃是等朗姆酒,入口甘甜,带着柑橘的芳香。这两位进士浅酌慢饮,对这种最新口味的朗姆酒有很高评价。

    当然,两人也说些互相关心的事情。刘景虽然知道熊裳是来套话的,而且也不想对熊裳说太多,所以刘景只是把课程会讲的内容告诉了熊裳。

    熊裳并没有说太多,等半瓶酒下肚,熊裳笑道:“没想到刘兄已经是宗教史的大行家。”

    刘景一愣,他这几年主要干的并不是宗教史,而是对于汉代制度的整理。大宋人都有自己的化专攻方向,或者说主要搜集方向。这次从事宗教史也是突然赶鸭子架的结果。

    然而对于进士而言,大多数时候都得靠感觉。听了熊裳的话,刘景觉得熊裳大概是想通了什么。不然的话熊裳不会‘露’出这种恬淡的表情。刘景忍不住问道:“却不知熊尚书想通了什么。”

    “嗯,至少在官家当政期间,不会有祠禄官。”熊裳讲出了他的想法。

    宋初,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神宗熙宁后,整顿吏治,凡疲老不任事者,皆使任祠禄官,王安石亦‘欲’以此安置反对派,祠禄官人数渐增。

    现在赵嘉仁赵官家要求在学社里面清洗信教份子,自然不会再任命祠禄官。熊裳虽然稍有卖‘弄’,有些话他还是不想说。他本以为赵官家是现在才想起要对宗教场所动手,但是回头看,自从福州小朝廷建立以来,赵官家已经取消了祠禄官。那时候熊裳只是以为赵官家对于宋‘奸’和不坚定份子非常不满,不想再给他们发放退休俸禄。

    当然,熊裳并不想说这么多深刻的东西。而且当着不坚定份子刘景的面说官家对不坚定份子的处置,也太不合时宜。

    刘景并不是学社成员,当然不知道学社内部讨论。听了熊裳所讲,他也只能事论事的接着说道:“若是没有祠禄官……,只能靠退休金了。”

    这么一说,熊裳心里面更是确定了赵嘉仁的心思。之前大宋朝廷已经制订了退休制度,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的话,没什么好怀疑赵嘉仁此次决定的核心想法。

    看着熊裳深以为然的表情,刘景忍不住对朝廷的政策指摘一下,“官家这次是铁了心要清理信教的人,会不会被那些和尚道士趁势‘乱’来?”

    “‘乱’来?怎么‘乱’来?煽动信众和官府对抗?”熊裳开始装傻。身为尚书,他当然知道赵官家要求宗教场所的土地纳税。那些和尚道士们若是真的能咽下这口气才怪。很多宗教场所不仅拥有万亩的田亩,有几座山的土地也不少见。按照这个面积纳税,熊裳只能呵呵了。

    刘景毕竟离开官场这么久,他以为刘景只是觉得朝廷现在手军队力量强大,而且赵官家身为马皇帝,在使用武力的时候不会有丝毫迟疑。刘景说道:“熊尚书,若是官家一味的无视百姓看法,我觉得不妥吧。那些和尚道士在百姓声望很高,官家能对他们动手,难道还能对百姓动手不成?”

    熊裳微微一笑,先端起酒杯给刘景敬了一个,喝下之后才说道:“若是百姓,自然会守法。若是一被煽动和朝廷刀枪相向,这不是百姓,而是逆贼。我大宋为何要对逆贼和颜悦‘色’?”

    刘景听了之后觉得自己对熊裳这种洋洋得意的态度很不满意,于是说道:“难倒熊尚书不信鬼神么?”

    “哈。”熊裳被刘景的这种态度给逗乐。笑了一声之后,他却忍住了解释的冲动。原本的时候,熊裳也以为赵官家要大家绝不相信有鬼神。经过学社培训之后,他才明白赵官家反对的是宗教宣传的鬼神。更直白的讲,赵官家绝不接受宗教在社会的影响力。

    如果要熊裳完全否定祖宗的在天之灵,他当然会反对赵官家。然而只是让熊裳不去相信别人编造出来的神神鬼鬼,完全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熊裳并不想对体制外的刘景说这些,

    喝完之后,熊裳告辞了。第二天他继续去参加学社总社会议,有过几天,学社总社的培训结束。到了人人过关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