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 章 祭天迁都-第2/3页





        就在这时候,舜帝振臂一呼,声如洪钟,将中气十足的话语传送到广场的每个角落:“诸位首领、诸位臣工,自我有虞开朝立国以来,如今已三载。蒙诸位的鼎力扶持,赖天下万民的洪福,我有虞渐显兴盛之象,德教相长,人和政协,朕躬甚慰。在锄恶一事上,先有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四凶族伏罪,再有流四罪之业已成,放共工于幽州,殛鲧于羽山,封驩兜(首级)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四罪一平,兼有五刑五教普施,明德和鸣。治水兴农,亦为生业之本。从岁纪摄提,值立春之际,岁首将临,新都蒲阪已落成,即日起吾将携诸文武同拜天地山川,并迁都蒲阪,以奉先尧帝于平阳终养天年,望诸位悉知!”

        “帝君圣明,谨遵帝君之命!”众人异口同声道。

        舜帝继续道:“虽说我有虞百业兴旺,然亦有重苦百姓者,中原洪患也。今司空大人姒文命携领后稷、伯益诸肱骨齐心治水,已有初成,吾将再加派得力干将相助,望司空大人不计辛劳,为天下万民纾困,为后世子孙谋福!”

        “臣领命!”

        此刻大禹正心潮起伏,甚觉肩上所负责任重大无已,治理好中原洪患于朝政于百姓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一点马虎不得。如今战事已了,三苗的一众余孽正式发落,他知舜帝定会将莫暄翮、扶仑、董肆钦派去随他一同治水,于他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有他们的神力相助,定可攻成。而他也天生是治水的干才,其父姒鲧的殒命,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大禹立业开国的铺垫。

        在交代完诸事后,舜帝在正阳宫大开席宴,与各部落方国首领、各文武重臣欢聚畅饮。在嬴夔的举荐下,又新得了一位叫质的乐师,此人对帝喾时代咸黑所作的《九招》、《六英》、《六列》等乐曲进行整理,编成了新的曲舞演奏,博得了满堂彩。舜帝知嬴夔想多些时间陪伴莫暄翮,又培养拔擢了不少资质上佳的新人,是以也就放手给他放个长假。

        然后就是迎岁首祈年,由舜帝率群臣祭天,那时已经形成了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一套繁琐的礼仪,祈求皇天上帝的护佑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此次祭天地山川,可谓是蔚为壮观的盛景,数千人浩浩荡荡,旌旗猎猎,显得气势十足,而围观的人群也是绵延了数十里。

        而迁都蒲阪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舜帝钦命要在开春雪化之后全部完成,这段紧凑的时间里,大家就都在为搬迁的一事忙得热火朝天。各部落方国的首领、四岳之长、州牧侯伯等地方长官皆在祭天后先后回了各自住地,只留在平阳的三公六卿百执事中朝官班子。

        在平阳,无论是整个正阳宫的所有经史卷册、一应器具、家什物件、穿戴服被、干戈兵器、贮藏粮食等,用了上千辆马车来拉。其中有些分外珍贵的宝物,舜帝便是委托莫暄翮几人用挪移术法来搬运。一些很大件的器物,武将高贺在平日里所训练的大象军团就发挥了作用,足足省了人力与物力,舜帝诸人无不称快。

        各府邸和家眷在平阳的大臣,也都紧锣密鼓地收拾家当,赶着搬迁。大禹则是一心扑在治水大业上,平日里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又尚未成家,迁都于他仿佛只是个看客。所以,他一天乐得随赵楠烛一起,陪着搬迁妫汭府中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