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 章-第2/3页



只有对不起张氏了,说来这些年贾家在她身上耗费的心力花费的银两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她这么大的金人了,那便是今日贾家下了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可虽是这样说,她到底不能操起刀子就去找张氏,这为了侄女儿的前途让大伯母送了命?贾母也知道这名声不是那么好听的。

便就将张氏的药截了去罢。

其实说截也不大对,更准确的说法是换药,王太医依旧每隔几日来一趟贾府,只开的药方子到了贾母的手中后她便就叫赖嬷嬷家的小子只去买那世面上常见的伤风去寒的草药,又说贾母院中不愿闻见那药味,就由赖嬷嬷亲自在院外用小银吊子煎了,再端与张氏的丫头。

这草药煎出来都是黑乎乎的一碗,若是瞧那药物本身这张氏的丫鬟婆子或许还能看出不对来,可一碗水她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便就依旧无知无觉的给张氏喂下去。

也让张氏在无知无觉中将命给丢了。

……贾府遂顺贾母的心意挂起了白,现在只要将这张氏没了的消息传得满京城都是甚至于传进宫里——

那伦理道德自然会逼迫着皇后和三皇子顺着贾母的心意行事。

只这话儿不好对王夫人说,或者应该说是不好全说,因为贾母知道王夫人素来是个拙的,而自己舍弃了张氏可不是为了给王氏一个犯错的机会的。

就斟酌了一番,只道:“老二媳妇,甄家小姐这事儿……却是正好呢。”

直直的把王夫人吓了一跳!

就不可思议道:“老太太,老太太您这般说却是为何?若不是那个甄柔,只怕我的元春此时便已经是……”

顿时被贾母不悦的视线打断:“老二媳妇,你这话我便不能赞同了,旁的不说,只说那甄家小姐,比之我们的元丫头可差了什么?”

哪里都差!

王夫人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都说‘赖头儿子还是自个的好’,更何况贾元春本来就是她掌心的千金贾府的明珠!

到底被贾母给瞪视回去了。

就瑟瑟了一下,努力的想了一想贾母的话,只却是个没有头绪的:“老太太,你便怜我一怜,这甄家小姐媳妇并没见过,又哪里品评的出来?”

说的贾母直叹气:“难道我又是见过的吗?只这甄家的大小姐可是二皇子妃!你便再是觉得这甄家女孩儿不入眼,皇家却觉得能入眼哩。”

便把王夫人说得再是一抖:她再自大也不敢没过了皇家去。

于是在剥离了这层人为的偏见之后,她就惊讶的发现这甄家二小姐不说是个十全的,却也不比她家元春差!

——其实这甄柔便再是个伶俐人儿,那立身就不正!这根子歪了那人能长好吗?可王夫人……或者说整个贾家也是歪的,便就不会在意这点了。

因此王夫人再看这甄家小姐便就觉得可怜可爱了,只可惜却落到今天这样生死不知的地步……

歪着心眼的王夫人想这歪着心眼的甄家二小姐,是越想越心惊,只道:“这甄家小姐三皇子还看不上吗?那他瞧得上什么样的女人”

贾母顿时哽了一哽:没瞧上?这是没瞧上的问题吗?若是没瞧上,那流言是哪里出来的?……可若是瞧上了……那甄家小姐怎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一时间贾母只觉得这个问题自己掰扯不清楚也不想去真正的掰扯,便就不耐烦和王夫人掰扯了,只敷衍道:“正是这般呢,这样子直接的送上去却是我们自己的损失呢,不说落到甄家姑娘那样的下场,只说在那……之后若元春依旧是个宫女,那我们又能找谁说理去?”

便把王夫人问得愣愣的。

而见王夫人不说话了,贾母便也松了一口气,只道:“因此要我说你大嫂去的却是正好,只将这事儿卡得不前不后的。你这些日子操持你大嫂的后事万不可出错,也算是报答她对元丫头的恩情了。”

王夫人便诺诺的应了,只是依旧有些不开颜的模样。

而贾母也不耐烦去见她的模样,故自道:“因此你这些日子还有一样需要操心的呢,那就是好好打听三皇子和皇后的喜好!”

其实这些事儿王夫人和贾母能够打听到的都已经打听的差不多了,至于那些剩下的他们也没机会知道。只王夫人不会在意这点,她已经将贾母的话当做圣旨了,也或者说是唯一的那根救命稻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