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雷霆行动(九)
三月中旬的锡林郭勒草原上依旧一片荒凉,没有所谓的春暖花开,只有现实中的春寒料峭。
暖春的微风没有吹开冰冻的大地,却将去年的积雪吹的融化了不少。
当日伪军的骑兵部队拍马转过扎达盖山口的时候,陡然间发现,不远处的草地上竟然排满了整整齐齐的骑兵。
对面的骑兵清一色的国军军装,飘扬的青天白日旗以及红蓝战旗昭示着他们的身份。
青天白日旗说明对方是国军,而红蓝战旗则是具体表明对方是隶属于马铮所部。
看到这一幕,日伪军的指挥官山田勇铁大佐顿时冷汗直冒!
作为驻蒙军的一员,他对于马铮所部可谓是极其的了解。
更为重要的是,这支敌军竟然在这里拦截他们,显然对方是早有准备,他们很可能是掉入了陷阱。
所以,在认出这支骑兵的来历后,山田勇铁的心也凉了半截。
当下山田大佐开始对比双方的力量,对面的敌军有三个巨大的方阵,应该是有三个团。
根据国军的骑兵团编制,一个团差不多一千多人,三个团那就是三千人。
而他们这边则是有两个师外加一个千余人的步兵大队,总兵力在七千五百人以上,兵力方面应该是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然而,还没等山田反应过来,对面的骑兵部队就发动了进攻。
最先发威的竟然对方的炮兵,只见对面的骑兵突然主动让开,露出了排列在山脚下的火炮。
仅仅只是一眼,山田大佐就吓了一大跳,只见从山脚到半山腰上竟然架着大量的曲射炮,数量多达数十门。
随后这些火炮在炮手的操纵下,向着他们展开了炮击。
“咻咻咻!”
迫击炮独特地炮击声划过天空,剧烈的爆炸声在耳边响起。
“轰轰轰!!!”
炮弹在马队里爆炸,士兵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以及炮弹的爆炸声,响彻了整个战场。
顷刻间,日伪军的骑兵队炸锅了,被炸的人仰马翻不说,后面的骑兵不清楚状况还在往里冲,很快就演变成了踩踏事件。
山田大佐看到所部的阵营里乱成了一团,顿时抽出指挥刀,怒声吼道:“杀敌给给,冲锋!”
随着山田的命令,大批的日伪军向着当面的国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然而,对面的国军骑兵却没有东,只见一阵汽车的轰鸣过后,三十多辆六轮重卡从马队后面冲了出来,并横着挡在了国军骑兵和日伪军骑兵之间。
紧接着,就看到车厢里战起上百名国军战士。
这些战士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挺轻机枪,而后在一个少校军官的命令下,纷纷扣动扳机。
“哒哒哒...”
急促的机枪声划破了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冲锋,面对上百挺机枪组成的火舌,冲锋的日伪军骑兵彻底的懵逼了。
子弹打在密集的马队里,将一个个骑士射杀,又将一匹匹战马打倒。
面对强大的机枪方阵,骑兵这一刻宛如易碎的玻璃杯一样,顷刻间便碎掉了。
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强作战力量,骑兵无疑是强大的,历史上,匈奴骑兵、蒙古骑兵、欧洲重骑兵等,都曾经显赫一时。
不过在火器时代到来后,骑兵的作用不断下降,最终被淘汰,这个兵种终究还是没落了。
而真正让骑兵退出历史舞台的不是别的,正是射速惊人的各种机枪,尤其是马克沁重机枪。
在冷兵器时代,重甲骑兵对于普通的步兵阵型有着很强的冲击力,而骑兵部队对于相对零散的步兵单位,更是多方位的克制。
步兵单位当然也能反制骑兵,不过需要较好的兵员素质和战术,如在卫青指挥汉军与匈奴漠北大战时,遭遇匈奴骑兵主力,而汉军精锐都在霍去病军团中,卫青只能以武钢车结阵排成环形营垒,以避免被匈奴骑兵冲乱阵型,而后卫青以骑兵两翼迂回包抄,最终打败了匈奴主力。
但是,到了热兵器枪械时代后,火枪的弹丸可以轻易穿透冷兵器时代的铠甲防御,尤其是每分钟可以发射高达600发子弹的马克沁机枪出现后,不仅弹丸威力大,连续火力也更加密集,命中率也更高。
此时,骑兵冲锋的战术,基本就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
正因为如此,宋大为并没有直接和日伪军进行骑兵间的对决,而是先用火炮,接着用机枪阵地来消耗日伪军的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