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蒸汽机与铁路-第2/4页





        云朔之地在上古末期到中古全期都是归属于中土天华帝国的版图,是天华帝国“断北夷右臂”的重大战略举措的结果,那片土地乃是大河上游,水流密布,土地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自近古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天华势力向东萎缩,不但云朔之地丢失,就连北山峡、东峡也相机失陷,甚至就连凉州也曾经落入西戎人的手中,长期作为帝国中枢腹心的雍州都沦为了边疆。所幸在近古末期到近世,天下大势有所改变,不但凉州收复,就连东峡也重新回归,甚至就在楚燕战争爆发的前夕,北山峡也被重新纳入了帝国版图。

        尽管楚燕之战爆发后,北山峡又再次丢失,好在不久前又重新规复,这就给向西北方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那份计划书中,江昊对于西北的战略地位做了专门的论述,这是参考了蓝星上东方大国的大西北局势做出的论断,分析了中古时期天华之所以强盛、近古之后之所以衰弱的原因,高屋建瓴,其站位超出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因此颇有振聋发聩之效果,在朝会上震撼了正定帝以及群臣,坚定了他们收复云朔之地、再次“断北夷右臂”、甚至进而控扼西域、降伏北夷诸部的决心。

        自古以来,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原因,他们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日子比较难过,人少的时候还能撑过去,一旦人口繁衍,若不向外劫掠,则必然要引发大饥荒。

        而他们劫掠的方向有二,一是南下朝向中土,二是向西攻伐西域。与中土不同,西域乃是小国林立,根本没有能力抵挡北夷人的入侵,所以北夷人总能从西域得到补充来恢复自己的元气。如果失去了西域,那么北夷人一旦南下失败,就只有灭亡和降伏两条路好走了。

        这就是控扼西域、“断其右臂”的意义所在。

        收复云朔的意义,就在于云朔之地西与西域相接,由此便可以在西域建立防御北夷人的力量,使其无法从西域获得补充,最终不得不对大楚表示臣服。

        而一旦北夷人被征服,则以东胡的幅员,根本不足以成为中土帝国的威胁。

        对正定帝来说,一旦此举成功,则大楚对北燕就将获得巨大的压倒性优势,而他的功业甚至要超过本朝历代天子与昭武皇帝,直堪与太祖皇帝比肩!

        所以,不由得他不支持这个方案。

        也正是由于这份计划书,江昊虽然人未至京师,但名声却是再次大噪,振动了朝野。

        任何计划,其实不在于它的想法有多么美妙,而是它能不能给各方带来利益、赢得各方的支持。

        而江昊的这份计划书,就正好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收复云朔的计划更加顺利,江昊甚至还纠集了一帮工匠,开始研制蒸汽机。

        蒸汽机的技术不算多么高深,其关键就在于压力和密封,而以这个世界中土的锻造工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有着江昊的具体指导,估计有半年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将样机试验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