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枫林谷-第2/4页





        “总教官你就放心吧,绝对让鞑子好好地喝一壶!”有士兵高声道。

        “很好!”江昊道:“还有,大家一定要注意隐蔽,在这里受伤或者战死多不划算?别害我和老赵给你们哭丧!”

        江昊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打仗时自己的部下绝对是要尽量地受到最好的保护,能少死一个就少死一个。

        虽然说打仗这种事哪能不死人?但江昊的这种态度就让广大士兵们的心里感觉不一样,知道他们的大当家还是很看重他们的性命的。

        具体体现在训练中,江昊就一直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训练中要求十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严格,各种步骑技战术的规范一丝不苟,甚至为此没少体罚官兵。但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他在卧牛山呆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所部官兵的军事素质却是有了极大的提高。

        可以说,如果兵力相当的话,现在就算是大楚边军或者燕军中的精锐、还有青木峰的精锐,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在一个“高武世界”中,战争强调的却不是个人的修为和武艺,这猛一看很不合理,其实自有它的合理性。

        按照江昊的练兵方法,再加上战场的实战磨砺,只需要半年就可以把一个从未习武的农夫训练成一名合格的战士。而这样的战士编组而成的伍、卒、队,就算对上天人期的武道高手也不会退缩,甚至不会逊色。

        在江昊动员鼓舞之后,赵从义让他退到后面休息,前面由他自己来指挥。当下,义军的所有士兵都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将自己隐蔽了起来,用强弩瞄准那些挥舞着马刀、策马而来的北夷骑兵扣下了扳机。

        为了最终的突然性,江昊要求前期不得暴露新式的霹雳球,不然这个白阳川口,就这三百多人守在这里,区区四五千北夷骑兵也未必能够轻易攻克。

        不能不说,现在卧牛山的官兵们的军事素质确实很高,无论是在马上还是步下,他们射击的准头都很不错了,三百多张强弩的第一轮射击,便有足足上百名北夷骑兵翻身落马!

        要知道,尽管北夷骑兵都是轻骑兵,甚至很多人连轻铠都没有、只有皮甲,但他们却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每个北夷人都骑术精绝,在冲锋时常常会采用镫里藏身等技巧,很难被射中的。

        而且,北夷骑兵驰马射箭的准头惊人,就算是现在的卧牛山官兵都比不上,加之他们利用战马飞驰冲击力的“飞射”,强弓射出的箭无论速度还是射程都无限接近了强弩!

        但是由于骑屯官兵的隐蔽姿势非常过关,所以北夷人的第一轮射击没有给骑屯造成哪怕一例轻伤!

        从北夷人出发的地点到冲到防线前,卧牛山的官兵们至少可以发射五轮,如果每一轮都是这样的话,那么光是这一次冲锋北夷人就要付出数百人的生命!

        当然,十分之一的伤亡还不足以阻止北夷骑兵的冲锋,所以按照正常情况北夷这一次是一定能够攻进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