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与环球决裂-第3/4页
分析韦恩斯坦兄弟参与引进的中国电影,可以看出这些电影具有较强的个人偏好和主题类型特性。
公司前期引进的中国电影作品以那些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为主,例如张艺谋的《菊豆》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这些影片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引进这些影片也算是一种保险的做法。
从引进电影的类型来看,韦恩斯坦兄弟在选择华语影片的时候更多地偏重于古装电影、动作电影、东方韵味、侠客精神等主题,此类电影的主题特点使得电影在画面和音效的质感上都会显得更加紧凑、悬念丛生,剧情更加容易抓住观众的视线,增强影片的娱乐性。
从审美角度考虑,古装电影是引进的主力军,因为这些电影更能体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展现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人、治国思想。
此外,动作电影也是重点引进对象,动作电影蕴含的暴力美学与独立电影所呈现的主题有很多相似之处;
尤其是李小龙的电影在美国的影响力使得功夫电影非常易于被美国观众接受。
香港的功夫电影以此为契机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占得一席之地,为后期的功夫电影的引进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李连杰和成龙的先后立足好来坞就是这类功夫电影的良好助推力。电影《英雄》之所以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它融合了古装电影和动作电影的要素,将东方文化的神秘特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在观众面前,获得高票房当之无愧。
但是,随后几部由索尼公司负责发行和宣传的张艺谋作品《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作品却没有取得期待的成绩,原因有很多。
主要应该是《英雄》获得成功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复制作品,使得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种影片类型不能够永远成功。
经过几次失败的教训以后,华语电影再次发力,由王家卫指导的影片《一代宗师》凭借其优秀的画面、音效、人物和精神等,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益。
不过从《一代宗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而且《一代宗师》在全球票房的维度,表现得并不算好。
被后来刘尚的几部怪兽电影吊打到没影。
和米拉麦克斯影业达成合作后,公司就紧急宣发,定档在一个月后。
这一个月,《食铁兽》剧组的主创们将协同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一起做推广宣传。
国外电影的营销和国内差不多,不过这次多了一个参展电影节。
米拉麦克斯影业给《食铁兽》安排了一个艺术性没那么浓重的翠贝卡电影节,并且将《食铁兽》作为开幕式电影。
翠贝卡电影节比不上欧洲三大电影节,也比不上奥斯卡,但在美国本土也算是不错的电影节。
由美国电影制片人简·罗森泰、着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在“9.1.1”事件后发起并创办。
2002年,翠贝卡电影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翠贝卡电影节。
20年来,翠贝卡影展已经从每年春天纽约固定活动,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圈的年度重点活动之一。
翠贝卡有个独特的“电影节发行模式”。
不同于圣丹斯电影节和西南偏南电影节拥有影片交易的市场机制,翠贝卡将入选的影片以电影节的品牌包装,和赞助厂商洽谈影片的放映合作。
除了传统的电影院线、电视频道及DVD之外,作为首先张开双臂拥抱新媒体的电影节,翠贝卡也尽全力帮助参展的独立电影在各大视频点播平台,如flix、Amazon和iTunes与有线电视频道中播放。
这个独特的机制,除了帮助许多独立电影工作者有更多发行作品的机会,同时也是翠贝卡认为能够善用新生代观众对于网络的重度依赖,持续引发其对于独立电影的关注与重视的方式。
通过观众的反映,协助新生代的电影人更了解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以及对于不同社会话题的接受度。
除了积极利用新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翠贝卡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跨界整合。
Spring Studio就是其一大尝试,目前已纳入成为翠贝卡电影节的大本营,旨在希望所有来展映的电影人、媒体、科技人都能在同一个环境下彼此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