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允炆的心病
这朱允炆为什么一当了皇帝就那么火急火燎的就要削藩呢,实在是他这些叔叔手中的兵权太重了。
这些王爷兵权过重,洪武九年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那年天下大旱,朱元璋来了个求真言的诏书,一个平遥儒学训导(一个负责地方教育方面的事务官)叶伯巨就觉的机会来了,立刻上书,说历朝历代藩王的兵权过大祸害中央的事,让朱元璋限制他那些封王的儿子,该削的削,该去兵权的去兵权。这不就是大家常说的,这叶家的人就是胆子大。
朱元璋一看,卧槽,这姓叶的小子胆子真他妈大,敢管老子的家事,对于朱元璋来说,那些都是他的儿子,他最是信任。立马下旨就要斩了这叶伯巨,不过这叶伯巨也算本事不小,官缘不错,好多官员向朱元璋求情,最后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打入了天牢。
这件事后,朝廷的百官也知道了朱元璋的德行,从此后就没人敢提削藩了。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呢,他的儿子当然啥都不敢,朱元璋也不是蠢人,一直以来就以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制度作为合法的宗礼制度,他一开始就明确的立他的大儿子朱标为太子。
这个朱标呢,朱元璋最是喜爱,不过朱标也争气,天性仁慈,也极有文才,兄弟都爱戴他,他当太子,就是最为倨傲的朱棣都服气,可惜命不好,死的比他老子早,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这朱标死的时候,差点都让朱元璋气死过去。
这朱标死了,朱元璋没立其他儿子为储君,而是立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本来呢这太孙轮不到他。
朱标本来有个嫡长子朱雄英,可惜也是命不好,早死了。朱雄英死了呢,他的母亲常氏朱标的原配夫人也病死了。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机会就来了,吕氏贤惠,也讨朱元璋欢心,就由小妾给扶正了,吕氏扶正,他儿子朱允炆就成了活着的嫡长子,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
朱元璋立了朱允炆为储君,这些王爷心里不服,但是朱元璋威势在哪里,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朱允炆呢,从小就是名儒教导,性格柔弱,优柔寡断,长的也比较单薄,受这些影响就不怎么喜欢那些武事。
朱元璋一看,自己这孙子喜欢是喜欢,就是性格太弱,怕朝中的武将跋扈,以后孙子皇帝不好当,就大杀特杀了一批跟着他打天下的勋爵武戚。著名的就有那蓝玉案,朱元璋说凉国公造反,就杀了蓝玉全族,又以蓝玉案为契机,连杀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不过也就是这朱元璋这次的大杀特杀,把中央能打仗的都杀了,让他孙子打仗时候,能打的一个都找不到。
朱元璋想为了他孙子,外人那是杀的相当痛快,可那些手握重兵的儿子们,他就下意识的的忽略了。
他一死,没人压着那些儿子,朱允炆仓促登上帝位,立刻就感受到了压力,他又饱读诗书,标准的文人样子,历史上的各种藩王作乱,让他本就不怎么赞同他皇爷爷的分封制度。
本来他还有两位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近他的王爷,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他两跟朱标都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是朱允炆的亲叔叔,可惜一个比一个死的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