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再次相遇-第2/3页
许乐愣了愣,向她们点了点头示意,歌声却没停下。
叶涵的长相异于国人,也是引来一旁围观众人的注目。
此时国门刚开,外国人常被围观,更何况叶涵这样的混血。
叶涵倒也习惯了,只是认真的站在一旁,听许乐唱歌。
围观的众人,听不懂许乐在唱什么,但是音乐无国界,那动人的旋律,却也深深的吸引了大家。
这时见一个穿着打扮显然不同于国人的混血儿,也饶有兴致的在一旁听,想必这小伙子唱的也是极好的。
而在许乐将要唱完时,苏鸿源和赵子明也赶了过来,正好听了个尾巴。
苏鸿源讶异之余,也是感到十分高兴。
见许乐弹完停下,笑着打招呼,“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看来我们还真的是和小兄弟有缘。”
许乐站起来主动握手,也是笑着说:“可不是,真没想到,我们在火车上,居然又碰见了。”
这时一旁有好事的旅客冲着叶涵喊道:“这个外国的小姑娘,你给评评,这小伙子,唱的怎么样?”
另一人笑道:“你这么跟她说,她怎么可能听得懂?你得跟她讲外国话。”
却不想叶涵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他唱的很好。另外纠正一下,我是港城人,不是外国人。”
先前说话那人,原本就是为了搭讪,闻言来了劲,故意说道:“原来是港岛同胞,那你怎么知道他唱的好,你又没说外国话。”
这时另一人嗤笑了一声,说道:“港城被英国佬占了那么多年,英文很普及的,小姑娘,你会说英文吧?”
叶涵点了点头,那人顿时趾高气昂起来,说道:“看吧!”
那人兀自嘴硬,说道:“那你说几句我听听。”
另一人讥讽道:“说了你也听不懂。”
“谁说我不懂,不就是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吗?有啥难的。”那人振振有词道。
众人皆笑。
叶涵不理那二人的拌嘴,看着走过来的英子。
英子对这个长相奇特的女孩也有点好奇,盯着叶涵有些泛蓝的眼睛看了看,突然说道:“姐姐,你的眼睛真好看,好像猫一样。”
叶涵笑了笑,双手举在脸旁抓了抓,做了个鬼脸。
英子格格的笑了起来。
叶淑娴则是前去和宫雪打了声招呼。
宫雪为人随和,虽不认识这几人。但显然许乐跟他们几人认识,也是礼貌的回应。
苏洪源见人多拥挤,便邀请几人去软卧车厢坐坐。
宫雪本不想去,但听得这几人是港城那边演艺圈的,便有了几分好奇。
而叶淑娴也是想问问宫雪国内演艺界的一些事情,态度颇为谦和,便应下了。
几人去了软卧车厢,软卧车厢的私密性,比硬卧又好了不少。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双方再度见面,便少了许多的拘束。
而这时许乐才知道赵子明是一个贝斯手,键盘也弹的不错,是玩摇滚乐的。
难怪当时他对许乐的吉他弹奏不太感冒,倒是对许乐的创作能力,有着几分佩服。
许乐琢磨着港城好像摇滚乐的土壤并不丰富,印象深刻的也就是byond,而黄家驹故去后,便没落了。
宝岛则好一些,但他也是只知道罗大佑,伍佰,李宗盛。
国内目前应该就是老崔了,后面黑豹,唐朝倒是热闹了一阵,后面便是窦唯,汪峰,许巍了。
他自己更喜欢民谣一些,不过倒也是能聊的起来。
通过和苏鸿源的闲聊,许乐也对此时港城和宝岛的演艺圈有了一些了解。
港城商业氛围重,八十年代港城虽然歌曲蓬勃发展,但曲谱多为岛国和西洋改编,之后重新填词,本土原创的音乐并不多。
这也是跟民众的喜好有关,他们对曲目只需要好听就是,管它是那里的歌曲。
而其时岛国引领流行风潮,更是改编热门,像是中岛美雪,近藤真彦,对这两地的影响尤其的大。
后世有人称中岛美雪撑起了港城歌曲的半壁江山,虽有夸大,但也足见一斑。
毕竟黄顾等几个大家撑不起大量的需求。
宝岛相对好一些,此时罗大佑,李宗盛都渐露头角,也有一批相当有实力的词曲作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