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4 决裂】-第3/4页





    杨雪和熊欣儿、左国柱、宋应星的两个儿子这个时候也进来了。

    杨雪和熊欣儿都赞成韦宝刚才的态度。

    “跟这帮人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都自私自利,心里只有自己的银子,哪里会去管老百姓的死活?我觉得总裁做的很好。”杨雪坚决的道。

    熊欣儿也点头道:“他们大不了就是继续找人挤兑咱们的钱庄!至于出兵谋反,他们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那不见得,胆子他们可不小。”韦宝不赞成熊欣儿的看法:“我们要提前做好对方狗急跳墙的准备!”

    “那总裁要从韦家庄调动一支人马过来吗?您身边只有区区二三百人,哪里能挡得住十万大军?”宋应星着急道。

    “他们号称十万大军,有一小半是吃空饷的,实际上顶多只有七万人左右,再刨开老弱,能打的顶多五万!五万人也不可能都是与他们一条心的,真的是心腹,能被随便调动的,顶多一万两万人,怎么算的出来十万大军?”韦宝微笑道。

    宋应星见韦宝不以为意,叹口气道:“得,总裁要是不爱听,当我没说过吧。”

    “宋先生!我没有不爱听,这不是在议论吗?你不要这么不理性好吗?不是议论的时候都必须接受你的观点,否则还议论什么、”

    这是韦宝头一回这么严厉的对宋应星说话,宋应星吓了一跳。

    在场的人也都吓了一跳,宋应星的两个儿子更是脸都吓得白了。

    连林文彪也很少见韦总裁这么对文职人员疾言厉色的。

    韦宝也是心情有些不好,虽然强硬的赶走了李精白父子和刘养噩。

    但韦宝很清楚,接下来的事情会越来越麻烦,自己这是在以一己之力斗几百万人,斗几百万人供养出来的士绅大户阶层啊。

    这几百万人要是换个地方,放在欧洲,就是整个欧洲的人口了!

    要是把欧洲挪到大明旁边,韦宝有自信,就凭韦家庄和辽南现在的实力,不说吊打整个欧洲,反正压制是轻轻松松的!

    华夏的问题,永远都是自己人跟自己自己人的问题,泱泱中华,天朝上邦,这不是狂妄自大,这是事实。

    一场论话不欢而散。

    韦宝休息了一下,用过午饭,去找宋应星。

    宋应星正在闷闷不乐的看书。

    韦宝笑了笑,拱手道:“宋先生!”

    宋应星急忙站起来,“不敢当,总裁!有事?”

    “没什么事,跟你闲聊一下。”韦宝呵呵一笑。

    虽然宋应星言辞激烈的顶撞了自己,但是韦宝并没有生气。

    其实宋应星也没有生气,韦宝的年纪比他两个儿子还小,韦宝十五岁的人,就执掌了这么大的权力,怎么可能没有脾气?

    两个人都很清楚,他们都是对事不对人。

    韦宝拿过宋应星刚才正在看的书看。

    这是一本很破旧的书。

    韦宝奇道:“宋先生还需要看这么破旧的书吗?难道是俸禄不够用?”

    “不是不是,总裁千万不要误会,我现在一年的俸禄上千两,比大明首辅都多出十倍不止,怎么会不够用?”宋应星解释道:“这部书跟随我多年了,一直带在身边,看管了,看着这书,能让我心情平静下来。”

    “哦、这什么书?这么大的魔力?”韦宝好奇了。

    宋应星遂说了他这本书的来历。

    宋应星在他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

    每见到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梦溪笔谈》。

    店老板见这位少年在书架旁找来找去,心中暗暗纳闷这么多经书他不买,这是要找什么?

    店老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要买《梦溪笔谈》。

    店老板告诉他,现在人们都读四书五经,为的是考取功名,科学方面的书即使进了货也没人买。

    宋应星只好懊丧地离开了文宝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