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 李庄妃娘娘走了】-第3/6页





    可惜,这种明君的要求太高了!

    明君是很难出,躲入深宫躲清闲,荒废皇权,任由宦官和文官集团闹的不可开交的皇帝却很容易出,而且,一个比一个过分。

    到了崇祯小哥这头,虽然一改哥哥、爸爸、爷爷、太爷爷的毛病,勤勉于政务,可惜,不知道该说大明病入膏肓,为时已晚,还是该说这位小哥的政治天赋实在太差。

    崇祯小哥憋足了劲要振兴大明,却让大明在他手上每况愈下,直到大厦倾倒。

    后世很多人,包括韦宝都认为,若是天启不死,魏忠贤一直当权,大明不会那么快垮台,毕竟魏忠贤掌控天下,掌控朝局的能力和手腕,韦宝是看得见的。

    皇权、宦官、文官集团配合的好,实在太难了,要求三个位置都有厉害的人。

    在韦宝看来,万历早起,万历的娘李娘娘暂管皇权,冯宝的宦官大位,张居正的文官集团大位,应该算是最强配置了,使得大明出现了一段少有的中兴。

    隆庆六年,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张居正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汉以后二千余年人物,真有公诚之心,刚大之气,而其前识识远见,灼然於国覆种奴之祸,已深伏於举世昏偷,苟安无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任劳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倾,克成本原者,余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以施政的成绩而论,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

    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

    诸葛亮的处境比张居正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

    王安石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

    所以,韦宝甚至觉得张居正是整个华夏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可以与商君并列。

    让大明这么一辆大车中兴,从走偏的道路上拉回来,这真是不容易的啊。

    万历之后败坏了几十年,然后是朱由检自己,朱由检的爸爸,哥哥,比赛败坏,这个基础打的有多牢固?

    韦总裁没有想过要做张居正,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本事,但韦总裁不希望看到大明百姓受到战火涂炭,被天灾人祸弄的尸骨遍地。

    “总裁,李公子来了,出事了。”

    这一日,韦宝正在自己的豪华府邸无所事事,在躺椅上晃荡,林文彪来汇报来了。

    韦宝正在想着该如何成名,如何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中立派立场,好让都察院中,以及整个大明朝廷,大明官场中的中立派都知道自己的立场,接纳自己,让自己尽快融入大明都察院,融入大明官场呢。

    这件事情让韦宝这几日都郁郁寡欢,这时候又有什么事情啊、

    “怎么了?哪个李公子啊?”韦宝睁开眼睛,有点烦闷的看着林文彪。

    林文彪刚才说话的语气是和缓的,不管出多大的事情,林文彪基本上都能保持镇定。

    但仍然惹来韦总裁的不快,说明韦总裁自己本人现在有点暴躁。

    暴躁是无能的表现,说明韦总裁找不到证明自己是中立派的方法。

    “是李乐水李公子。”林文彪答道:“他是来报丧的,东李娘娘过了。”

    “啊?”韦宝惊得一下子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然后又站了起来。

    虽然与东李娘娘只见过两次面,但是韦宝与李成楝是结义兄弟,是正儿八经磕过头,烧过黄纸的,东李娘娘也认下了韦宝这个弟弟。

    韦宝多多少少对东李娘娘有些感情,他还真没有接触过同辈的亲人去世这种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