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反对历史虚无】-第3/5页





    武昌起义前,《革命军》在武昌的革命士兵中几乎是人手一册。

    鲁迅说:“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

    韦宝承认这种想法在历史特定时期,有一定的作用,先不说进步还是腐朽,反正有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作用就是了。

    但是这种想法本身肯定是有问题的。

    到了后世,“皇汉”一词实际形容了正统的文化民族观点,也就是华夏族,很多人容易将华夏族和中华民族概念混淆,而实际上华夏民族就是以汉族的前身,而中华民族是指华夏族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民族共同形成的国家民族,是地域概念,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国族概念而非民族概念,与华夏民族完整的民族共同体是有本质差别的。

    早在西周初年,华夏族就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见尚书梓材篇,中国的国家主权为汉族所独有。

    《周书-梓材》: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韦宝觉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加入中国国籍的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保持皇汉思想是不自信的表现,自己足够强大的话,民族小兄弟们会不热烈拥护?想作死才乱蹦跳吧?

    大明若是健健康康的很好很强大,哪里有后金崛起的土壤?

    想通此节,刚才在研究酸碱制作过程中冒出来的,毒物武器想法被韦宝尽数抛弃了。

    韦宝想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但多出于贪念,出于个人想获取财富,获取权势的目的,还有一点其他成分的话,就是希望中华儿女,大明天启年间这个时代的中华儿女们,少死一些人,大家的日子能好过一些,靠杀人的武器,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韦宝反感战争,尤其是不正义的战争,自保可以,侵略,要不得!自保之后的适当反击也可以,因为不展示实力的话,无法顺利结束战争。

    韦宝还是觉得用政治和外交,经济的手段解决争端,是最理想的,双赢的,反对不死不休,非要打的对方臣服的做法,那是霸权主义,是纳粹!

    事实上,那样只会打的对方惧怕,埋下仇恨的种子,等到日后爆发的时候,酝酿出更大的战争。

    难道汉人被满人统治了二百多年,不管了吗?这笔账就算了吗?

    韦宝看不到那么远,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唯一接触过的一次满人,已经尽数被他杀光了,谁得罪他,谁要弄他,他就杀谁,还达不到站在民族高度看问题的角度。

    就韦宝的认知中,人家满人能建立一个朝代,统治汉人二百多年,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可以看成是满人很聪明,很聪明,很迅速的从蛮荒民族进化成了汉族‘管理承包商’,实际上是领着汉人自己在管自己,汉人头上的枷锁和大明时期比,并没有加重多少,顶多说额外养活了几十万大清贵族罢了。跟大明的王室比起来,大清的王室真是小巫见大巫,跟汉族的庞大群体比起来,始终是极少数的满人,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若不然,人家无法持续二百多年,若不是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世界在十九世纪中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家满清还能一直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就因为人家实际坚持的是汉人管汉人的策略,而且绿营制度搞得很成功,最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被汉人为主的地主武装给剿灭的。

    不管有多不愿意承认,在韦宝的认知中,满清的管理,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值得获得一枚大拇指殊荣。谁也赶不上,哪个朝代都赶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