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扎心的回答-第2/3页





    “我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

    何功伟烈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只要点一点头,就可以保全自身,留住性命,可他还是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慷慨就义,舍身成仁。

    “也许,这就是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却依然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吧,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才能扛得起风雨,见得了彩虹。”冷秋寒感叹道。

    担心大家一直沉浸在这种状态中,走出何功伟故居,众人便在周晓慧主任的提议下,对着身后的何功伟故居,拍了一张全家福。

    之后,大家又在村子里转了转,沿着清澈的河堤走了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

    这里的空气很清鲜,含氧量很高,吸进去沁人心脾,甚至还能嗅到一丝泥土的气息。

    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安抚师,它包容一切,治愈一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秦雄也不由得感叹道。

    “时光飞逝,你们都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须心怀理想,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正当其时。”周晓慧主任笑着勉励道。

    “一缕英魂归故里,生前舍身成仁,死后造福乡邻。或许,这就是对英烈们最好的告慰和祭奠吧。”看到小河边上的何功伟中学,一位网作协的成员随之感叹道。

    在何功伟故居休整一番后,众人便直接回城,在统战部孙丽干事的安排下,吃了一顿简单的工作餐。

    午餐结束,稍作休整,众人便驱车前往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由湘向鄂挺进,军阀吴佩孚调集重军,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拦国民革命军北上;

    27日,**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选遣队向吴佩孚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军全线溃退,国民革命军占领了汀泗桥,为攻取武汉打开了南大门,使革命的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战役及在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29年,国民革命政府在此修了烈士墓、纪念碑和纪念亭等以示纪念。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HUB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命名为HUB省国防教育基地。”

    参观完汀泗桥纪念馆,返程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回城的路上,统战部的孙丽干事突然站了起来,笑着对大家说道:“相信这一次旅程,大家都收获颇丰吧,对我们统战部的安排,还算满意吧?如果大家方便的话,回去之后,最好能写个心得或者感

    言交给我们,我想,这对你们这些大作家来说,应该不太难吧?”

    “不难不难,应该的。”秦雄看到大家不怎么吭声,连忙回应道。

    随即,他对大家说道:“咱们今天到场的正式会员,一共是17人,算上家眷,是38人,虽然我也知道,大家回去之后,肯定会有许多事情要忙,但是,每人写个一千字左右的心得,应该是没问题的

    吧?就当是给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写个日记,留个记忆,如何?”

    “没问题啊,我怀疑一千字根本就不够我发挥,感触实在太多了,全堵在心里呢。”副秘书长雷欣悦回道。

    大家一听,怕秦雄临时加字数,连忙回道:“一千字虽然不多,但精益求精,也是能全面表达我们的参观感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